與此同時,黃承彥已經開始物色女婿人選,將沔南的富家子弟,高官後裔,青年才俊逐個甄選完畢也沒有找到滿意的對象。當然,那是因為他沒有結合實情。以他女兒的資質,別人沒有躲著就已經不錯了,大家都要臉麵,但也不願得罪黃承彥,無奈之下隻好個個裝瘋賣傻,不可為卻故意為之。落選之後反倒樂得不行,走街串巷開展另一輪話題討論。
看來得把眼光放遠一點,黃承彥想著,但卻無從下手,這樣找豈不是大海撈針?他悶悶不樂,隻好借酒消愁,故友看不過眼,紛紛給他介紹,於是有人提到::“南陽有一俊賢,甚得龐德公賞識,號稱‘臥龍’。相貌、才德均是萬中無一,年紀也與月英相配,隻是身居草廬,尚無所建樹。”
龐德公?此人所言尤為可信。
黃承彥知其德高望重,且誓不為官,劉荊州也曾多次請他出山,他均辭而不就,並自有一套不做官的道理——“鴻鵠築巢於高林之上,黿龜棲穴於深淵之下,眾人隻是各得其所罷了。為官者皆將危難留於子孫,我卻把耕讀,安居樂業留給後人,隻是所留之物不同罷了。”黃承彥聞之深有同感,便覺此人與自己誌同道合。
事不宜遲,黃承彥打算先去拜訪龐德公,得其舉薦之後再去會一會這條“臥龍”。果不其然,龐德公極力稱讚諸葛亮,並透露他此時也在擇選賢妻。於是,兩個老頭一拍即合,興衝衝地趕往南陽,欲成人之美。
烈日當頭,諸葛亮在田間握著書卷邊品讀邊耕地,酷熱難耐,他正抬手擦汗時,忽見兩位老者狂風席卷般衝進自己家中,再奔出來,四處張望後徑直向自己跑來。待看清其中一人是龐德公後,諸葛亮恭敬地雙手作揖。
“不知恩師前來,有失遠迎。這位是?”
“孔明,我跟你說,有喜事!天大的喜事!!!”龐德公握著諸葛亮的手不停地拍打,笑得合不攏嘴,而另一人卻嚴肅地上下打量自己,此情形實在詭異。
諸葛亮笑著點了點頭,“有喜事自然是極好,不如回屋內飲一杯茶再慢慢道來。”
“好啊,好啊!”龐德公連連應聲,左手拉著黃承彥,右手抓著諸葛亮精神抖擻地走回茅廬。
待兩人坐定,諸葛亮便沏來一壺熱茶,並恭敬地斟上兩杯,臉上一抹淡淡的笑意,“寒舍簡陋,隻能以粗茶相待,還望見諒,請兩位慢用。”
適才龐德公興奮之餘忘了幫忙介紹,諸葛亮也不好再提醒一遍,於是向黃承彥鞠躬行禮,“小生諸葛亮,字孔明,敢問老先生如何稱呼?”
黃承彥捋了捋胡子,滿意地笑眯了眼,“哈哈,果然一表人才,禮數周到。來,孔明,坐下,不必拘謹,老夫姓黃,此番是特意來找你的。”
諸葛亮順勢坐下,眼看兩位老者關係匪淺,而龐德公在荊襄名士中德高望重,聲名卓著,想必這位黃老先生亦不是個簡單的人物。天大的喜事還跟自己有關,八成是恩師說媒來了。
“不知是何喜事,需勞煩兩位親自相告?”諸葛亮依舊不改臉上笑容。
黃承彥輕咳了兩聲,笑道:“聽聞孔明正在擇妻,我有一女,長相······長相略失,黃發黑膚,然其才能與你相配。”
龐德公也幫腔道:“不錯,不錯,月英在沔南一帶也是出了名的才女。自小熟讀兵法,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文韜武略,足智多謀。”
黃承彥不便過多誇讚自己的女兒,但龐德公卻說得他有些不好意思了。“小女才疏學淺,不知禮數,且性格頑劣,不受管教,故遲遲未得如意郎君。孔明素稱不視其貌,唯賢納之,如此,可否願意與我女兒共結連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