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征川(九)(1 / 2)

明天啟五年六月,陝西義軍兵分兩路進攻蜀地重慶府,一路由許匠頭率兵於順慶府向南攻略,另一路由武安統率經成都南麵的簡州入潼川府,兵鋒所過之處,川軍抵擋不住兵強馬壯、士氣高揚的義軍,紛紛向西潰敗,各自逃命去。

七月,重慶以西要塞二郎關、佛圖關兩地守將見義軍強盛,遂開城納降,武安不費吹灰之力占領兩關,大喜,重賞拔擢兩關守將,並大肆彰揚此事。

重慶城外。義軍營寨連綿數十裏,聲勢浩大,將整個重慶城團團圍困。

此時,義軍兩路大軍已經會師,一路招降納判,共集結兵力超過十萬數。而在重慶城內的明軍也早有防備,義軍占領成都城後,總督楊述中知道大事不妙,叛軍肯定會趁機東進,因此在義軍修整的這段日子,楊述中就抓緊把圍剿奢崇明、安邦彥的五萬大軍調回城內,鞏固城內防守力量。

義軍營地。大都督武安坐在大帳中,其餘許匠頭、黃勝、秦滿、李維新、羅象乾等人依次圍坐周圍兩側。

“如今局勢諸位已看到,川軍龜縮城內不敢出戰,若強攻必會折損甚大,這不為智者所取。你們都說說該怎麼辦?”

自入川以來,除了秦良玉因不得已苦衷而與義軍野戰外,其他各城川將懼怕義軍將士驍勇善戰,無一敢出城激戰,不是一味死守,就是直接開城輸誠,這讓武安覺得是該感歎還是該生氣。

許匠頭攻取順慶府,進兵十分順利,一掃過去兵敗的影響,瞧武安目光首先掃向他,心裏一陣激動,深吸一口氣,才道:“大都督,楊述中可算是狠絕,因軍餉錢糧奇缺,他為了守住城池,竟然強行征取百姓米糧,使重慶府內幾十萬百姓無糧度日,更令人發指的是他下令將各縣府庫、糧店一掃而空,百姓即使有錢也無處可買。”

武安點點頭,這些事他早就聽說,實際而言楊述中此舉是抵擋義軍最好的辦法。重慶城內有軍士五六萬,每日耗費軍糧無數,指望短期擊潰義軍是不可能,楊述中是在做長久打算。

楊述中集兵於一點,而不是四散分守,怕的就是被逐一擊破,再者如今川軍已是風聲鶴唳,若再有戰敗,恐怕不等義軍打過來,就會一哄而散。

至於強搶民糧,自是因守不住別處縣城,與其將糧草留給義軍,不如拿來補充軍資。

武安暗想,楊述中曆史上就由畏賊不前的的舉動,看來這次如此行事,將重慶城打造成龜殼,未必沒有懼怕自己的意味。

許匠頭接著道:“我義軍縱橫蜀地,川軍將士無不畏懼,依末將看,既然攻克此城非一日之功,莫不圍而不打,而是派遣精兵四取城池,料想川軍決無膽出城冒犯。”

武安道:“恩,這倒是個好法子。”

許匠頭得鼓勵,語氣越發堅定有力:“大都督,重慶府鄰近湖廣,明廷得知重慶被圍,必會派兵來救。如今楊述中抽調兵力獨護重慶城,其餘各城無兵可守,這正是天賜良機,稍有遲疑怕是明軍西進,再一一攻破,沒有這般容易。”

武安眼神一定,朗聲道:“許將軍說的好。雖說城內六萬餘川軍參差不齊,但內裏不乏西南精兵,咱們不妨來個圍點打援。”

秦滿問道:“怎樣圍點打援?”

武安笑道:“此時明廷定然得到訊息,上下豈能不派兵馬救援,就是別處兵馬不來,湖廣軍做做樣子也須走上一番,咱們就趁機打垮救援明軍。”

黃狗牙粗聲粗氣道:“大都督,就怕他們沒膽來,要是湖廣軍駐足不進,咱們也沒法子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