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軍陣地前方擺列出上百門紅衣大炮,在傳令官的命令下,一門門火炮被點燃,噴發出一道道火舌,白杆兵軍陣生起劇烈爆炸聲,股股硝煙掩蓋中傳來軍士臨死前的慘叫聲。
秦良玉在天啟三年擊敗許匠頭時俘獲過十幾門紅衣大炮,震驚叛軍火器犀利的同時,曾建言四川巡撫朱燮元向朝廷兵部請調此種火炮入蜀,以便盡快抵消武安的火器優勢。
不過,隨著武安退兵山西與明廷暫時講和,朝廷上下認為重點防護的是山西及遼東前線,加之紅衣大炮的數量不多,因此這次求援也就不了了之了。再說,即使有紅衣大炮也隻會用於防守成都、重慶等重要城池,對於白杆兵這樣的土司兵,明廷上下還是不敢全信,不會交與火器的。
幾輪炮擊後,紅衣大炮的炮聲漸漸止息,從後陣中跨步走出一隊隊披甲的火銃兵,整齊堅定的步伐,黑黝黝的火銃,一股威壓直壓向對麵。
秦良玉銀牙緊咬,嘴唇出血猶不覺,親眼看著自己精心訓練的白杆兵死傷慘重,尤其義軍使用的是開花彈,四飛的彈片,激起的土石,短小的白杆兵被死神不斷收割著性命。
炮聲停歇,幾次齊射不過殺傷三千多兵士,對白杆兵軍心打擊很大,許多經曆遼東渾河血戰的白杆兵對火器可謂是有天大恐懼,當初麵對女真鐵騎毫不膽怯的他們,最終卻輸在熱兵器上。
硝煙消散,秦良玉遠遠瞧見義軍軍陣在朝前移動,忙下令後退整兵,陣行大亂的白杆兵白杆兵如蒙大赦,紛紛朝後麵退去。
騎在戰馬上的武安冷笑一聲,命令火銃兵、長槍手繼續前進,他倒要看看秦良玉有什麼招應對。白杆兵擅長山地戰,若沿途偷襲義軍,阻斷義軍運送彈藥、錢糧的輜重運輸,也許武安還要忌憚頭疼三分,而如今秦良玉不得已排開陣勢與他死拚,這可是以己之短攻敵之長,後世張獻忠入川與川軍大戰,秦良玉遭遇自起兵從未有之大敗,戰死幾萬軍士,就是因為急迫與民軍決戰,導致從此白杆兵逐漸退出曆史舞台。自己的軍隊戰力要強過民軍太多,武安有信心此戰勝利者會屬於自己。
一盞茶功夫,前列三排火銃兵分戰鬥陣勢準備,恢複如初的白杆兵在秦良玉的號令下緩緩朝對方殺去。
“砰砰砰.......”連續不絕,清脆震耳炒豆般的火銃聲響中,衝在最前麵的白杆兵似割麥般倒下,如此三番,火銃兵直到銃管發熱才停下,而直到此時白杆兵也沒接近義軍近戰。
三列火銃兵依次退後,後陣長槍兵接替他們與白杆兵展開近戰肉搏,終於可以近身殺敵的秦良玉、張令帶著親兵奮勇衝殺在前,不過因兩次被殺的死傷無數,銳氣大挫,人數又不如義軍,漸漸被合圍上來的義軍圍困,呈現不支的跡象。
武安眼看如此,遂令秦滿、黃盛各率兩千騎兵從兩翼猛攻敵軍中陣,白杆兵漸漸開始往後敗退。
“報,黃將軍斬殺敵軍大將張令。”
“報,白杆兵退回營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