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
早朝結束時,皇帝突然說起想在江南選秀女,執政兩年,還未來的及充盈**,此話一出,滿朝文武皆歡喜,大呼著“皇上聖明”。皇上聽著眾臣的朝賀,微微笑。半響,才像是恍然大悟般道“睿安王年紀也不小了,讓皇兄為你選門親事如何?”底下的大臣聽了卻是有人歡喜有人憂。
早知會是這樣,但是親耳聽著皇上將這句話問出口還是忍不住心口一縮,卻是忍著心緒抬起眼眸正視著皇帝道:“全憑皇兄安排。”皇帝高興的點點頭。
思考了好一會兒,皇帝依舊是愁眉苦臉的樣子,也絲毫沒有讓大臣出主意的樣子。靜默了大概一刻的時間,底下的大臣門都已經站不住在竊竊私語了,才看見安公公附耳對皇上說了什麼,皇帝眉頭一下子舒展開來,大聲笑到“好,好,如此甚好!”
連說了三個好字,大臣你看我,我看你,皆不知原因,寧宰相居著首位,靜默不動,也不抬頭,頗有一副事不關己的姿態。睿安王也擺著一臉冷淡。隻見皇上和安公公說著,不住的點頭,一臉的高興。片刻皇上聲音含笑的開口“寧宰相,朕記得你府上的嫡女寧四妹今年剛成年,並且也沒說人家吧,這樣吧,朕做主,就將寧四小姐嫁給我們睿安王如何?”問的是如何,說的卻是篤定。
嘩——皇上的話一說完,滿朝皆是一片驚呼,就連寧宰相的臉也繃不住,漏了裂縫,驚愕的看了皇上一眼,又轉頭死死的盯著睿安王,一時竟忘了說話,得安公公提醒才回過神來,盯著皇上一字一句說著“回皇上,臣惶恐,臣何德何能,得皇上厚愛已是微臣舉家榮幸,小女今年確已成年,隻是小孩子心性還未收斂,頑皮的緊,嫁給睿安王必定不會省心啊,臣和夫人都有意再將小女留兩年。”“省心”二字從牙縫中擠出來,不輕不重的,卻讓在場大多數人都聽懂了其中的意思。這話也算是公然告訴皇上,不會將女兒嫁給睿安王。各大臣都死死的低著頭,唯恐皇上將話問到自己身上。睿安王嘴角掛著一抹嘲諷的笑,不偏不倚,正好清楚的落入寧宰相眼中,在皇上詢問的眼神轉過來的時候依然未收斂,挑眉,看著皇上的眼睛說”全憑皇兄安排。”
皇上似乎又噎著了,悻悻的轉過頭來麵對著眾臣,心裏是一種說不出來的味道,看了眼寧宰相,箭在弦上,不得不發,才又提亮了神色接著道:“欸~宰相說的什麼話,俗話說,女子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在家裏有你這個爹寵著,自然是皮了些,但是嫁給了睿安王,自會學著怎麼做王妃的。”皇上像是沒聽出宰相話中的意思一般,兀自說了起來,邊說邊促狹的笑了,“宰相大人啊,這女兒大了總是要嫁的,你不能舍不得呀。安公公,呈筆墨來,朕要親自擬旨。”皇上都這樣說這樣做了,宰相如果還拒絕就是公然在朝堂上抗旨,頂不住是殺頭的罪。現下便識相的不再掙紮,雙手一揖“皇上厚愛,謝主隆恩。”謝過皇上後,轉身朝著睿安王。鞠了躬,道了謝。
睿安王也就那樣站著受了寧宰相的全禮,宰相派的大臣憤憤不平的望著睿安王,要知道,這聖旨一出,睿安王是要尊稱寧宰相一聲嶽父的,居然這樣目中無人,目無尊長。而睿安王派係的大臣,有胡子的都拈須微笑,沒胡子的也露著牙花子笑得合不攏嘴。
其實睿安王和宰相都懂皇上的意思,甚至是心巧一點的大臣心裏也都跟明鏡兒似的。既然大家都喜歡演,那就演下去好了。滿朝文武大臣心照不宣的齊聲向睿安王和寧宰相祝賀著“恭喜睿安王,恭喜寧宰相。”
睿安王一臉淡然冷漠,寧宰相一臉鐵青,皇上一臉假笑,安公公卻是一臉的真高興。
早朝後,寧宰相陰測測的走在睿安王身後用兩人才聽得見的聲音惡狠狠的說了句“睿安王真是好計謀!”睿安王似乎是被逗樂了,大聲笑著說“寧宰相謙虛,大度,肯把女兒嫁給我,抬愛抬愛。”寧宰相也算忍功厲害,愣是憋住了火氣腳步都沒踉蹌一下,快步的朝宮外走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