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十四章 攻防戰
靡竺見兵馬大將連連調走,有此擔心道︰“如此一來,我軍兵力更少,如若曹操強行攻城,如之耐何?”
郭嘉因生性放蕩不拘,聞靡竺言,不由長聲大笑道︰“操軍雖多,然烏合之眾,何用懼之,子仲兄何時如此膽小怕事。”
靡竺臉色一變,心中有所不快。
張浪見了,出聲安慰道︰“子仲兄不必過慮,我軍明日開始死守不戰,堅持一月不成問題,這個時間內我想高順已攻下魯國,而子龍取的梁郡。退曹不遠。”
靡竺驚訝道︰“我軍昨日雖未大勝,卻也讓曹操不敢輕視,為何來日卻不戰?”
田豐笑道︰“公有所不知,昨日之勝實乃運氣也。我軍先捉住機會,挾大將之威,兩翼弩兵攻曹不備,然後趁彼軍大亂之際,強行沖殺,最後把握時機鳴金收兵。想想曹軍如此勢大,我軍區區幾萬,雖虎狼之師,也難攝其鋒芒。隻不過見好就收罷了,如若在繼續纏下,必會為曹軍所敗。”
靡竺這才恍然大悟點了點頭。
程昱坐在椅子上,手撫美鬢,又解釋道︰“我軍見好就收,首先鼓舞了士氣,下麵將士不像一開始信心不足,其次也讓曹軍不敢小視我徐州軍隊。”
靡竺聽了頗頗點頭,看來他也受益非淺。
次日,曹操復領兵搦戰。小沛高掛免戰牌。
曹操見徐州軍隻守不戰,便集眾謀事和大將在中軍大帳商議要事。
曹操一身青紫錦袍,腰纏玉帶,背靠帥椅,撫眯小眼緩緩道︰“昨天一戰,徐州並未戰敗,今日為何不出戰,眾將知否?”
下排荀攸沉思半響,然後出列拱手道︰“將軍,此中必定有詐。”
曹操睜開精光四射的雙眼,盯身荀攸饒有興趣道︰“公達何出此言?”
這荀攸四旬左右,天庭飽滿,兩狹清瘦,兩眼深陷,幾寸清,智珠在手,正值當年,成熟穩重。他年少時候就很有名氣,被朝廷任為黃門侍郎,曾與人密謀誅殺董卓不成而被下獄.後來董卓死了,荀攸就回家上表要去蜀郡做太守,但因道路難行留在了荊州,很快就被曹操請去任軍師。
隻見他侃侃而談,相當自信道︰“徐州城下,猛將倍出,公達也是頭次聽聞能在戰場上同時敵住夏候,曹仁曹洪諸多猛將之軍,而且徐州丹陽兵久富盛名,又聞程昱,田豐,此兼經天緯地之材,剛剛投去的郭嘉郭奉孝,更是神鬼莫策,首戰彼方雖未全勝,但也士氣高漲,反倒免戰,後麵必有鬼計。不可不防。”
曹操同意點頭道︰“不錯,加上此次領兵的張浪,此人文武雙全,每每料敵先機,雖然兵不足六萬,卻不可不防啊。”
這是軍師戲誌才也出列道︰“既然如此,我軍定要小心防備,千萬不可大意。前日我觀徐州郡圖,離豐郡百裏之處有一險要,名九裏山,此處山勢險要,易守難攻,離留郡不過百裏,如若徐州出兵至此,直殺我軍後方,鄄縣等危已。”
這戲誌才長像一般,不過兩眼直轉,讓人一望就感覺極不簡單。雖然三國演義中沒有這個人,不過正史中出場過,荀彧推薦此人為曹操帳下軍師,不過英年早逝,之後又推薦郭嘉來代替,可見此人智力之高。
曹操聞言心中一懍,兩眼直轉,忽然笑道:“軍師過慮了,就算徐州兵到,荀彧,劉曄老謀深算,哪有如此容易就攻下鄄城。”
戲誌才挺胸自信道:“話是如此,不過徐州兵假若不攻鄄城,偏斷我糧道,此時兗州已無大將可戰,十分危險。”
曹操驚立而起道:“軍師所言極是,操心中本有所顧忌補給,今日聽軍師一言,甚得吾心。”
隨既令大將於禁領兵一萬,屯兵留郡,扼守九裏山要道。曹操這才有些心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