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改革軍製(3 / 3)

我說道:這確為太祖所傳,還是你們問吧,我盡量解釋。

張世傑道:許多字皇上用的與我朝通用不同,而且是橫排。微臣等不能完全領會。

“這是簡體字,可以用來快速教會士兵識字,也便於軍令的下達和貫徹,我來給你們念一遍吧!”說完,我把軍製改革方案念了一遍,幾個人在在紙上匆匆記錄著。

蘇劉義道:皇上所列數字有些用的好象是大食(阿拉伯)的符號,臣在廣州曾看到大食商人用此記錄物品。

我說道:“蘇將軍說得對,用大食數字記錄的方法較我們現用方法簡便不少,你們看,”邊說我邊寫下了“0123456789”,“這就代表了零一二三四五六七**,這樣不單方便記錄,更重要

的是運算方便,今後我們要逐步推廣這種數字記錄方法。

張世傑說:團政委團參謀長等是不是指監軍和參軍啊?

“對!政委指的是各級監軍,參謀長指的是各級參軍,師和軍還配有一般參謀人員。”

張世傑又問:“軍官任命由上兩級提議,上三級批準”是什麼意思?

“比如連長副連長的任命就由團長提議,旅長批準。”

張濤問道:特務、炊事、醫療、物資、通傳,這些詞是什麼意思呢,還有為什麼一個班是十二人而不是十人或五人呢?

“特務就是特別軍務,一般包含非直接戰鬥人員,比如炊事兵負責夥食,醫療兵負責救治傷員,物資負責管理輜重,通傳兵負責通信聯絡。至於一個班十二人是考慮到韃子兵比較凶猛,一

對一我軍可能暫時還吃虧,特別是對韃子騎兵,所以今後要加強三人或四人一組的協作配合訓練,這樣上了戰場我軍就可以一個班三組或四組依靠配合與元兵抗衡。”

方興也問:皇上所擬軍製中有炮連、炮營、炮團、炮旅,不知有和作用?

“今後作戰中火炮的作用會越來越大,現下宋軍中的炮一般就是些大小投石機,火炮隻有200門左右,元軍中倒有威力挺大的回回炮。

張世傑道:皇上的軍製非常新穎,要完成怕得費不少工夫。

我說道:這個方案中的編製是標準配置,不見得馬上就要全部到位,有些配置可以以後慢慢完成,士兵數量也不必完全按方案,先把框架搭起來再說,朕打算先成立四個師,分別由徐龍、

陳震、張濤、陳明明擔任師長。軍和集團軍的建製以後再說。

盤永龍又問:這軍銜是不是就是軍官的品級啊?

“是啊!宋軍原有的軍官品級太過繁雜,這個方案相對簡單多了。另外品級和職務的對應也不是絕對的,特殊情況也可隨機安排。”

武銘說道:皇上我們現在加上這邊的義軍總共15萬人,其中部分還是海軍。四個師按皇上的方案要九萬多人啊!

我說道:近些日子每天都有義軍前來投奔,朕覺得數量不是問題,倒是士兵素質和軍需供應需要我們好好籌劃。

張世傑問道:皇上打算何時開始軍製改革啊?

我說道:我們明日就起程去瓊州,然後馬上開始改革軍製。此處由張濤將軍率三千人留下。朕現在就任命張濤為第一旅上校旅長,月餘後瓊州會另派軍隊來替換張濤回去整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