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的北京,張天成像往常一樣,早起圍著後海跑了兩圈,然後在空場打了兩套拳,回到家裏,洗了個澡,換了套衣服來到前院。
這是位於後海羊兒胡同的一套三進的院子。是張天成曾祖爺張進寶留下來的。張進寶是當時北京城有名的商人,生意遍布大江南北。家財萬貫,富可敵國。張進寶膝下有三個兒子。這仨兒子沒有繼承老爸的經商天賦,從小不愛念書,喜歡舞刀弄槍。張進寶就重金捐了香火錢把三個兒子送到少林寺練武。也別說,這三個兒子還真是練武的材料,十八般武藝是樣樣精通。有一次光緒帝出宮到少林寺為太後老佛爺祈福,看到這哥仨武功這般了得,便下了一道旨招哥仨入宮做了禦前帶刀侍衛。
1898年六月(農曆戊戌年)以康有為為首的改良主義者通過光緒帝愛新覺羅·載湉進行資產階級政治改革,史稱戊戌變法。該運動遭到以慈禧太後為首的守舊派的強烈反對,同年九月慈禧太後等發動政變,光緒帝被囚至中南海瀛台,變法最終失敗。張進寶的三個兒子因誓死保衛光緒,而遭到慈禧賜死。光緒帝念情,以死相*,張家才免遭誅九族之禍。
這年張進寶50歲了,幾個太太已不能生育為了留後,又娶了個年輕的女人,然後花錢從宮裏弄了個生兒子的秘方,這才有了張天成的祖爺爺這根獨苗。也算對的起張家列祖列宗了。
到了他爺爺這代,雖然戰亂不斷,但有錢總是能使鬼推磨,日子也算還過的去。打跑了日本鬼子,國民黨與共產黨爭天下的時候,他爺爺審時度勢,暗中資助共產黨,到北平解放,他爺爺作為思想進步的資本家,成了解放北平的功臣。這樣總算保留住了這份祖業。然而好景不長,在蘇聯出現修正主義以後,同誌認為:要嚴格的反對和防止修正主義,以及封建主義和資本主義的複辟,捍衛初生的新中國的文化,於是發動和領導了文化大革命運動,在第一次國共內戰之前,於《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曾說過“革命不是請客吃飯,不是做文章,不是繪畫繡花,不能那樣雅致,那樣從容不迫,文質彬彬,那樣溫良恭讓。革命是暴動,是一個階級推翻一個階級的暴烈的行動”,“對敵人的同情就是對革命事業的犯罪”,“馬克思主義的道理千條萬緒,歸根結底就是一句話,造反有理!”,於是“紅衛兵”在學習了毛主席的教導後,奔赴全國各地,都以各樣的方式開始了破除和批判他們所認為的“封資修”。他爺爺受到了波及,被打成了資本家反動派,所有產業全部充公,還被拉著到處開批鬥會。那時候張天成的父母才10幾歲,從小的娃娃親。他爺爺怕孩子受不了罪,便用藏起來的十根金條送孩子偷渡去了美國。
後來四人幫被打倒,許多當初幫著共產黨打天下的進步人士,有功之人得到了平反。由於張家的產業都被紅衛兵砸的砸,燒的燒,一去不複返了。新中國也不富裕,最後就把位於後海這處三進的院子給了他爺爺算是補償。這三開間三進院落布局合理,抬梁與穿鬥混合式梁架結構,二進檁條之間用卷草花紋雕刻的叉手與托腳連結,首進屋脊陶塑和二、三進屋脊灰塑及封簷板木板木雕工藝精美。采用歇山屋頂和硬山屋頂,老爺子也算有個安度晚年的居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