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京當時讚了一句,“唯有陛下,才能書此國體呀!”
趙佶微微一笑,又醮了墨,在帝字下邊書下一個同樣大小的“鼎”字,摞下筆,端詳片刻,不無自豪地說道:“這是自然,隻有朕的字才能稱為‘國體’,太師的字再好也隻能稱為‘蔡體’。”
蔡京忍不住心裏嘰歪了一句,“這屬於典型的貶低別人抬高自己,這有意思嗎?”
偷著樂了下的楊戩再次往硯台裏添水開始研墨。
趙佶側身問道:“太師以為其它八鼎該如何命名?”
蔡京才不傻呢,他不能處處顯擺自己的學問,他知道什麼時候應該低調,雖然他並不是一位喜歡低調的人。
蔡京假裝思考片刻,答了一句:“老臣以為……還是陛下說了算。”
“嗬嗬嗬嗬!”趙佶又笑了,有這麼個又識趣又有文化的老臣,他能不樂嗎。見楊戩研好墨,趙佶又換了一隻筆細細沾墨,在“帝鼎”之側,“刷刷刷!”一氣嗬成,一揮而就書下八個字——“風牡彤寶,蒼阜稱魁”。
蔡京表情無比的誇張,拍手讚道:“精妙絕倫,堪稱天下奇觀!陛下的文章書畫貫古絕今,士林坊間有目共睹莫不歎服,老臣能同陛下生在一個時代,親眼見證,真是前世修來的福氣。”
趙佶丟下筆,“太師的文章嚴謹精巧,書法儼然大家。又精通政務,善於理財,不但大宋無出其右,隻怕從古至今也是絕無僅有世所罕見,得臣如此,也是朕之福也。”
瞧瞧這君臣二人有多讚,害得楊戩在一旁起了一身的雞皮疙瘩。
蔡京老臉上的笑都掛不住了直往下掉,他趕緊表示了一下自己的謙虛謹慎,“陛下過譽,老臣愧不敢當。”
“太師何必過謙。”趙佶離開禦案坐在楊戩剛剛搬過來的龍座,說道:“太師請坐。”
“謝陛下。”蔡京側坐一邊。
“九鼎鑄成,朕打算將帝鼎安置於九成宮,四時祭祀,永保江山社稷,造福黎民百姓。”
“陛下一心為國為民,必然天佑我大宋。”
“九鼎安置之後,朕還要……”趙佶一臉神秘兮兮的樣子,他在等蔡京問。
蔡京果然非常配合地問:“陛下還要怎樣?”
“朕要招神。”
趙佶的話嚇的蔡京差點跳起來,還好,他隻是眼角抽了抽,隨口說道:“陛下的想法真是高瞻遠矚超凡脫俗隻有日月可鑒呀。”
趙佶伸出左手,掌中五彩神光畢現,一枚光燦燦的小石頭在手心滴溜旋轉,看得蔡京和楊戩眼睛當時就綠了。
這可是女媧娘娘留下的“聖寶”,你有錢都買不到。
“林宮主說九鼎鑄成可以用‘通靈寶玉’招神,這幾日,寶玉無故閃亮,朕在想一定和九鼎鑄成有關。”
“這麼多天過去了,林靈素的餘毒還沒有肅清呢。”蔡京內心隱隱有些不安,他試探地問道:“難道陛下仍然相信林……宮主的鬼話?”
“朕不信林宮主,不過,朕不能不信寶玉。”趙佶說著握起了拳頭,收起了寶玉。
“陛下打算如何招神?”
“朕……自有辦法。”趙佶如是說。
蔡京暗樂,他放心了,通常都是沒辦法的時候才會說“朕自有辦法”的,要是朕有辦法,一般情況下朕會反問一句“卿以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