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勤勞儉樸的性格使孩子一生受益(3 / 3)

3.老舍和生命的教育

被譽為“人民藝術家”的老舍先生,以其生活節儉、治學嚴謹、文風樸實而贏得廣大群眾的尊敬和愛戴。然而,這位藝術大師無論何時何地也忘不了自己的母親對他一生的影響。他常對人說,從私塾到小學,到中學,他接觸過不下20位教師,其中有給他很大影響的,也有毫無影響的。但他的真正的老師還是他的母親。盡管母親不識字,可把性格傳給了他,給了他生命的教育。

老舍的一生是艱苦的。父親早年抗擊八國聯軍陣亡。那時他才一歲半。他是靠母親給人洗衣服和縫縫補補帶大的。

老舍的母親很愛花。她的小院裏種著兩棵棗樹,還有幾株石榴和夾竹桃,母親每天澆水灌溉,十分愛護,每年夏天總要開很多花。母親喜好幹淨,每天都要掃院子、擦桌子,整治得一塵不染。這使得老舍也逐漸形成了對花、對草的愛惜,自然也就養成了愛整潔有序的生活習慣和性格。

他的母親生性豪放,助人為樂,凡事有求必應。因此老舍先生也是好客、豪放,待人誠懇熱情,有求必應。

他的母親要強、豪爽,在兵荒馬亂之中,在饑荒裏,為保護自己的兒女甘受一切艱難困苦。在老舍先生看來,母親堅強的性格給他以後的道路帶來了莫大的幫助。抗戰初年,為成立“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他出麵借錢,募捐。本地方有人被捕,他挺身而出,向國民黨政府要人,千方百計地進行營救。

他的母親從不和別人吵架,寧可吃虧,也不鬥氣。老舍對一切人和事,也都采取和平的態度,把吃虧看作是平常事。但在做人上,他卻有一定的宗旨和原則。事可以將就,但不能超過自己劃定的界限。他說:“我怕見生人,怕辦雜事,怕出頭露麵;但是到了我非去不可的時候,我便不得不去,正像我的母親。”

老舍的母親很勤勞,作事一板一眼,從不敷衍。為了孩子們的吃穿,她給別人洗衣或者縫衣服,總是仔仔細細,就連屠戶們送來的黑如鐵的布沫,她也要弄得幹幹淨淨。老舍的衣服雖不講究,但都大體整潔。他寫的稿子向來整整齊齊,清清楚楚。他那樸實的文風和嚴謹的治學態度,的確受到了母親的熏陶。因為母親給了他生命的教育。

在母親的影響下,老舍也十分注意培養和教育自己的子女,並且有一套獨特的見解。他要求子女們不要有虛榮心。

要誠實律己、自強、自立。他曾在一篇文章中說:“我有三個小孩。除非他們自己願意,而且極肯努力作文藝家,我決不鼓勵他們;因我看他們作木匠、瓦匠,或作家,是同樣有意義的,沒有高低貴賤之別。”他還曾在家書中說:“我願自己的兒女能以血汗掙飯吃,一個誠實的車夫或工人一定強於一個貪官汙吏!”他還說:“書呆子無機會騰達,有機會做官,則必貪汙誤國,甚為可怕。”為此,他還定了自己的教子“章程”:一是不必非考100分不可,特別不必門門考100分;二是不必非上大學不可;三是應該多玩,不失兒童的天真爛熳。他說:“每見摩登夫婦,教3歲小孩識字,客來則表演一番,是以兒童為玩物。”他認為天真是最可貴的。他說;“哲人的智慧,加上孩子的天真,或者就能成為好作家了。”四是虛榮心絕對不可有。老舍的這幾條章程,似乎同許多父母不一樣。他認為:“新青年最高的目的是為國家社會做點事。”他給予孩子的也是生命的教育。

4.養了個“小破壞王”怎麼辦

請看例子:

老高:“哎,你們說好不好笑,我兒子才一歲半,就喜歡搞破壞,一會兒撕書,一會兒把顏料塗在牆上,一會兒又把皮球咬破。”

小路:“不得了,那這小子長大以後膽子肯定更大。我先為你們家的東西默哀好了。”

小郭:“沒關係,男孩子可能天生比較皮一點。再說,這說明你兒子聰明。”

小金:“瞎說什麼,破壞跟聰明是兩回事。太過分了並不是好事。”

那麼,家長們究竟該怎樣看孩子的破壞行為呢?以下是幾點建議:

(1)正確對待孩子的破壞行為。當孩子的破壞行為是由於好奇心所引起時,家長應持正確的態度,即不使其受到傷害,又要進行必要的引導。

(2)如果孩子的破壞行為是因為他發怒而引發出來的,那麼此時父母要做的就是慢慢地教導孩子發怒是一種極其不好的行為,發怒的孩子是沒人喜歡的,要開朗一點。

(3)因為虛榮心。因虛榮心胡鬧而破壞公物的孩子,父母要幫助孩子去掉這種不良的虛榮心,因為那樣對孩子的成長將產生不良影響。除了教導孩子不能有虛榮心外,父母還應該強迫孩子進行一些補償性勞動。

(4)如果孩子的破壞行為是出貪婪、偷竊,那麼父母就應該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務必認真對待。因為這樣的孩子離犯罪的深淵隻差一步了。

5.養了個“敗家子”可怎麼辦

孩子是個“敗家子”父母苦惱無窮那麼怎麼辦呢?

小郭:“記得我外甥丁丁嗎?就是父母離婚的那個。這孩子現在可了不得,花錢大手大腳,想買什麼就買什麼,從來不知道節約。”

小路:“父母有錢也就不在乎了嘛。”

小郭:“他媽哪有那麼多錢。可是孩子向她要,她又不舍得不給,說總覺得孩子生活在不完整的家庭裏,很可憐。”

老高:“但是孩子要是從小就養成了亂花錢的習慣,以後長大了可是個“敗家子”,再改也來不及了。”

小張:“是啊,現在不教育會害了他的。”

現在的父母普遍隻有一個孩子,對孩子總是比較寵愛。但不能因此養成孩子亂花錢的習慣。所以在從小培養孩子節約用錢方麵應做到以下幾個方麵:

(1)孩子在花錢時,父母要仔細地過問,看孩子把錢都花到什麼地方去了,再分析哪些方麵花得合理,哪些方麵花得不夠恰當,同時給予正確指導,使孩子在下次花錢中更合理、更節約一些。

(2)適當地給孩子零花錢。父母在給孩子零花錢時,一定要注意“適當”這一點,務必要有一定數目,不可隨便滿足孩子的需求,也不必有求必應,應該做到的是根據孩子年齡的大小、實際用處以及支配能力定時定量給予。

(3)要求要嚴格。在孩子花錢問題上,父母的要求和規定一定要嚴格,因為社會上的享樂主義,同伴們的互相攀比等等外界風氣,都會給孩子造成一定影響,要想杜絕這些影響,父母隻有對孩子嚴格要求。

6.培養孩子主動幫忙做家事

以往的觀念認為做家事是女人的事,尤其是母親的事,造成兩性之間的對立與衝突,扭曲了兩性關係的本來麵貌。現代化父母親則以為隻要孩子全心全力用功讀書,不必分擔家務。

幼小孩子的幫忙,又令父母感到礙手礙腳、愈幫愈忙。其實學做家事對孩子的成長發育而言,是一種很有價值的經驗。孩子協助作家事可發展多種身體上和心理上的技能,孩子每學會一種新任務,他的能力和自信心便會向前邁進一步。

作家事有助於責任心的發展、自信心的建立,更重要的是協助孩子獨立自主,對家庭有份責任心與歸屬感。

父母要求孩子分擔家事除了可培養孩子的自信心與成就之外,也可減輕自己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