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認真審讀命題者提供的材料和提出的寫作要求,確定作文的議論中心。
論辨式的作文命題是一種有限製的作文命題,不像平常寫文章發議論一樣,可以自由地隨自己的想法去確立議論的中心,必須按命題提供的材料和要求去確立中心,這樣做才符合要求,否則就是另搞一套,勢必影響成績。
綜觀曆次高考論辨式的作文命題大致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提供了多種不同的看法,這些不同的看法並非哪個全錯,哪個全對,而是都有合理成份,又有不足,或是隻是反映了某種實際情況,不同看法之間並沒交鋒,一種是命題者提供的是互相對立的看法,要求考生必須站在哪一方去發表支持的看法。前者如1984年考題關於中學生作文的看法,同學說每逢作文無話可說,隻好湊和編;老師說他批改、 講評後,學生隻看成績,不看老師指出的存在問題,所以作文水平提不高。這些看法是矛盾的,並不是對立的,隻是各自反映了一部分實際情況,後者如1991年的作文題近墨者黑和近黑者未必黑,觀點是對立的,但各有道理,要求考生選擇一方參加辨論。命題的材料和要求不同,考生就要作不同的處理,首先是要確立自己論證中心,做到既符合材料,又符合規定,也是自己有把握寫好的。例如上述的第一種情況,並不要求考生參加進去辨論,不要求下功夫分析是同學說得對,還是老師說得對,最最重要的是要讀自己對中學生作文的看法。因此必須確立自己的中心論題。在論述自己的中心論題時,可以簡約地指出同學或老師觀點的合理與不合理,但不能去撒開論證他們的是非,必須論證自己看法是正確性。對於第二種命題方式就相反了,由於辨論的問題是近墨者黑還是近墨者未必黑,命題者要求考生“選定一方”,參加辨論,這時考生就必須根據自己的實際,認為自己掌握的材料能寫好哪種看法的文章就選定哪一方,從而確定自己文章的中心了。這就是說,在確立中心的時候,前者是要求提出個人的新看法,後者是選擇已有看法中的一種,不要求另提什麼新主張。
其次要恰當地確定破立的模式。
論辨式的作文模式很多,但就論辨的性質而言,基本模式隻有立論和駁論兩種,立論就是正麵論證自己的觀點為主,著重在“立”;駁論是以駁倒別人的觀點為主,著重在“破”,同時在破中求立,達到駁倒對方的方式來樹立自己觀點的目的。論辨性的作文命題的材料中,往往提供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看法,有的看法還可能是對立的,那麼,考生就必須恰當地確定自己文章的破立的模式了。
怎麼確立自己的文章破立模式,這也要根據命題者提供的材料的實際情況和寫作要求,除此之外,還要根據自己掌握的材料以及擅長來確定。一般而言,對於近墨者黑和近墨者未必黑這類命題以破為主的模式較易發揮;而對談對中學生作文的看這類命題以立為主的模式較易寫好。不過,作為中學生來說,議論的能力還不成熟,一般而言,應當多考慮立論與駁論相結合的方法,這樣做,既能旗幟鮮明地亮出自己的觀點,又批駁了與自己觀點相對立的論點,容易使文章寫得有深度,有力度。
第三是聯係實際,選取自己或自己周圍生活中具有代表性的材料作論據來論證自己的觀點、論辨性的作文應遵循議論文的一般寫法,如論點正確、論據真實可信、典型新穎,論證的邏輯性強等等。由於高考作文命題一般是貼近實際、貼近學生生活的,因此考生寫這類文章要力求聯係實際,展示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使文章的針對性強,由於每個人的生活都有其別人不會有的獨特的地方,聯係自己或自己周圍生活的實際,往往也能使自己的論據充實、新穎,增加文章的新鮮感等等。這也是寫好論辨式文章的一個重要方法。
【例文】
作文與出汗
黑龍江考生
魯迅先生曾寫過一篇《文學與出汗》的文章,現在我也學著寫一篇《作文與出汗》,講講對中學生作文的一些看法。
乍一聽起來作文和出汗似乎沒有什麼必然聯係,其實不然,作文和出汗關係大了。中學課程裏,學生最煩的就算是作文了,一拿起筆來,百分之八十的學生都“出汗”,無從下手,真還是“感到無話可說,隻好東拚西湊,說一些空話套話,甚至編造一些材料”了。不僅如此,有時候作文題目稍稍新一點,同學們更會“大汗淋漓”了。
造成這種一提作文就“出汗”的原因有很多,但關鍵在於以下三個方麵:首先是學生的生活麵太窄。每天早晨七點上課,晚上八點下課,真可以說是兩頭見星星。學生的生活範圍隻限於學校、家庭,家庭、學校;難怪大家一見作文就感到無話可說,“汗出不止”呢。第二是學生的知識範圍太小。每天七八節課,再加上晚自習,學生們被搞得連看張報紙的工夫都沒有,於是一寫作文就隻好東拚西湊,甚至編一些材料了。第三是某些老師的教法也需要改進。由於作文課時少。有時候老師往往隻出一些一般化的題目。中學作文中,老師布置的文章有百分之八十以上是議論文,而議論文中又多練寫讀後感,這就限製了同學的思路,也阻礙了某些擅長寫記敘文、說明文的同學發揮自己的長處。臨近高考時,老師又把一大批諸如愛國、珍惜時間、精神文明建設等帶有普遍意義的題材塞給學生,使學生更加間昏腦漲,“大汗不止”了。
要改變這種“出汗”的現象,必須從擴大學生生活麵和知識麵入手。去年三月的文明禮貌月活動中,我們班開展的“交心”活動收獲就很大。同學們全都亮出了自己的思想,班上的風氣為之一新,全體同學都受到很大教育。於是大家自動組織了演講會,全班同學全都登場。由於有了生活的基礎,老師又正確地加以引導,演講稿都寫得內容充實具體,有真情實感,出現了一批優秀作文。
中學生一提作文就“出汗”的問題是一個由來已久的問題,但隻要注意擴大學生的知識麵,豐富他們的課餘生活,老師又能給予正確的引導,中學生作文難的情況是會改變的。到那時,中學生就不會看著作文題目“出汗”了。
【簡析】
這份試卷寫得很精彩。
這是個論辨式的命題作文,要求自定題目,一般同學的寫的題目過於平實,這裏題目卻是《作文與出汗》,就較新鮮。文素也不像一般試卷那樣,首先赤裸裸地亮出論點,然後論證,最後又赤裸裸地歸納論點,而是用個“汗”字貫穿全文,開始說“作文和出汗關係大了”,接著分析出汗的種種原因,改變方法多,將中心論點隱蔽其中,既形象,又明確,按要求談了自己對中學生作文的自己的看法。整個文章緊緊地聯係了學生生活的實際,如文明禮貌月中,班裏開展“交心”活動,使全班風氣為之一新,大家組織講演會等,在老師的引導下,寫出了一批優秀作文。考生以此作論據來證明開拓生活麵是使作文改變出汗現象的途徑之一,就具體、充滿、頗有說服力。
寫作看圖作文的方法
看圖作文是根據圖畫或圖表提供的信息來寫作文章。命題者提供的圖畫一般是漫畫或連環性的圖畫。有些考生認為看圖作文是“小兒科”,不予重視。其實看圖畫並不分老和少,報刊上的漫畫或針砭對弊,或抨擊惡俗,大都是畫給成年人看的。高考作文中,1983年的漫畫《找水》就是讓考生觀察圖畫後寫說明文和議論文。1991年湖南、雲南、海南的高考作文題也是要求根據兩幅連續性的漫畫寫說明文和議論文。這種作文命題屬材料作文的範疇,也具有材料作文的優點,如不僅能考測學生的審題、選材、布局謀篇、語言表達的能力,還能考查學生的觀察、理解等能力。也同樣有避免猜題、押題以及便於製定評分標準的好處,從這次命題的實踐證明,要寫好一篇看圖作文也不是容易的事情。
那麼,怎樣才能寫好看圖作文呢?
看圖作文是根據圖畫表現的內容和主題來寫文章,首先自然是詳細的觀察圖畫。這是作文的基礎,文章隻是這圖畫內容的文字表達或圖畫主題的文字論證而已。觀察不對、觀察不準都會導致文章的缺漏和離題。堂堂的高中畢業生,誰不會看張畫?事實不然,如1983年的高考作文試卷中,就有些學生或寫畫的是壞人破壞堤壩,有的寫什麼在路上亂挖,不講公德,鬧出不少笑話。其原因都在於對那漫畫觀察不對。怎麼才能對圖畫觀察準確呢?一般有三點注意事項:一點是審閱圖畫時,既要從宏觀上把握,又要從微觀上觀察。這就是說,既要總覽全圖,去把握作者的構思、布局,又要仔細觀察圖畫的每個局部,連細微未節也不能遺漏。細微處不看清,就會導致文字表述的缺漏;全圖布局不看懂,就會導致文字表達偏離畫意。第二點是要將畫麵的圖像和圖畫上的文字聯係起來考察,1983年的找水漫畫,畫的是一個人抽著煙、提把鍬,揚長而去,身後的地麵留下五個深淺不同的洞,離洞底不多的地麵下有水的波紋線,光看這畫麵,並不能準確地理解畫的主題,但畫麵下麵有行文字:“這下麵沒水,再換個地方挖!”這就點明畫的是找水了。畫麵上的文字是畫的一部分,或點明主題,或交代內容,或是渲染畫的意境,都不是閑文,應該將文字和畫麵互相聯係去思考,才能真正把握畫麵的意蘊。三是運用聯想和想象去補充畫麵上皆有,卻又沒有畫出來的內容。任何圖畫都是客觀事物瞬間的靜止的影像。但畫家為了在這瞬間圖像裏反映更多的內容,往往就捕捉最能表現客觀對象那最典型、最有特點、最有代表性的瞬間形象攝入畫麵,達到以少表現多的目的。因此畫麵上那靜止的影像,卻能表現這瞬間以前的種種和以後的種種,根據畫麵上表現的材料,通過聯想和想象,便可推測到畫的空白處有,但實處沒畫出來的內容,更準確地捕捉到圖畫的意蘊,甚至能發現別人看不到的新東西。還以1983年的作文題漫畫“找水”為例,命題者的本意是取這麼一個主題:明明地下有水,挖井的人每次挖到水層處,就以為地下沒水,連忙換地方,缺乏持之以恒,鍥而不舍的精神,因此總也找不到水。說明做任何事都要有恒心,有堅持精神。如果運用聯想和想象呢?也許還能發現更富時代色彩的新主題。從畫麵的形象看,那個找水的人脫了衣服搭在胳膊上,而身後竟然留下五個深淺不一的坑,說明他是真想找到水,為此也真舍得賣力氣。為什麼找不到水呢?表麵上看是每挖一井都沒挖到足夠的深度,半途而廢所致。但從他挖井的工具看,隻是一把鐵鍬,從形象的模樣看,他是個文化不多的農民。地下明明有水,他也想找到水,但由於缺乏現代科學技術的知識和手段,所以看不見地下有水,所以每次都挖不到深度就停止了。如果找水不僅僅憑一把鍬,而有先進的科技設備,預先測知地下有水,就不會盲目地半途而廢了。說明找水要有科技知識,建設社會主義也更要科技知識。這種分析漫畫的主題完全切合圖畫的內容,而且這個主題比起做事要有恒心也更深刻了。總之,以上三點是看圖取義的好方法,真正理解畫意是看圖作文關係成績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