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家天下
公元前2061年,大禹父子密談。啟要天下,大禹對他說:“給爾其實,不給爾其名。”夏啟心領神會。大禹去世後,啟一方麵加緊壯大自己的力量,一方麵勤勤懇懇,對父輩的人尤其是伯益很是尊重,嚴於律已,過著粗茶淡飯的儉樸生活;還尊老愛幼,任用賢能,大禹時代的能人,發明車的奚仲,首創用糧食釀酒的儀狄漸漸地都站到他這一邊了。一次,奚仲對儀狄說,“啟有才德,又具禹位之實,反觀伯益,佐禹日淺,隻餘虛名,將來事,難料也!”兩人於是漸漸向啟靠攏。
公元前2058年,伯益為禹服喪期滿。伯益在輔佐大禹治水中立下大功,又發明了鑿井技術,為進一步爭取民心,他仿效大禹當年故事,在眾人麵前將部落聯盟首領一職讓於啟,誰知道,夏啟不但沒有拒絕,反而坦然接受,各部落首領都去朝見夏啟。伯益惱羞成怒,他本想夏啟會向舜的兒子商均一樣,推辭不受,然後畢恭畢敬請他登位。越想越說不過去,越無法忍受,伯益發私兵至,啟早有防備,伏兵擊之,大獲全勝,殺伯益於亂軍之中。
公元前2057年,夏啟正式登位為帝。成為中國曆史上由“禪讓製”變為“世襲製”的第一人。在鈞台大宴各地首領,將部落會盟地點長駐於自己的屬地鈞台。
有扈氏首領聽說伯益被殺,很是憤怒,他一向尊敬伯益,部落內所有井都是伯益幫助建造,對部落有再生之恩。夏啟不行禪讓,妄殺股肱之臣,待位之君,是可忍,孰不可忍!積極備戰,不進貢,不奉命,準備反叛夏啟。夏啟知道後,派兵討伐有扈氏。不想長途跋涉,有扈氏又有所準備,夏啟大敗而歸。
公元前2055年,夏啟勵精圖治,大得民心。他見時機成熟,發兵再攻有扈氏。大戰於甘。有扈氏被打敗。在這次戰役中,奚仲的戰車發揮了重要作用,戰爭的曆史進入了“有車一族”。這次勝利,使新生的政權得到初步鞏固。建立了中國第一個奴隸製的國家。同時,在中國的其他地區和部落,還處於原始社會的生存狀態。
公元前2054年,啟大興土木,修建王宮,聽音樂,賞歌舞,過著和以往不同的奢華的生活;鈞台的地位尤其重要,啟派最好的工匠去建鈞台,定期在鈞台召開部落聯盟大會,讓眾首領聚集在他的掌控範圍之內。
公元前2053年,封幼弟大禹第五子武於觀。
公元前2052年,啟創立夏曆,規定每年正月為歲首。全國共用同一曆法,占卜吉凶和指導農業生產。
公元前2051年到公元前2023年間,夏啟不理朝政,帶著王公大臣駕著車浩浩蕩蕩去各地巡遊。當年堯、舜、禹巡遊四方是為了了解民間疾苦,真正為百姓做事。而夏啟的巡遊卻給百姓帶來了無盡的苦難。他隻顧遊玩行樂,盡情搜刮,人民苦不堪言。啟常年不理朝政,漸漸引起眾人不滿,時有叛亂發生。
公元前2022年夏,封於觀地的幼弟武觀叛變了。武觀對其部眾說,“天下,吾父禹創,今吾兄病弱,不修政事,太子奢靡,不堪重任,將帥爾等,共扶天下!”
夏啟聽到了,悲痛欲絕。他最喜歡的幼弟竟然背叛他!當年,他為了統治,封其到觀地,監視有窮氏和共工氏。這些年,有窮氏大為異常,其首領後羿有射藝,恐成華夏威脅。可是——
“誰可敵之?”,夏啟奄奄一息道。
“臣願往!”,是大將彭伯壽。
公元前2022年冬,彭伯壽帥夏軍與武觀領邑兵大戰於野。武觀準備充分,夏禹舊部有一半都叛啟而從武。這是一場大戰,華夏族嫡係全部卷入,時間持續兩年之久,最終,夏啟戰勝武觀,平定叛亂,但雙方均傷亡慘重,華夏族元氣大傷。
公元前2019年春,彭伯壽帶武觀來見夏啟。武觀認罪服輸,啟將武觀貶為平民,去修葺鈞台。
公元前2019年秋,夏啟彌留,傳位於長子太康。大康能否順利即位管理好華夏呢?請看下章:太康失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