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軍不出救,那就沒辦法了。蔣濟實在抵擋不住了,隻好帶人狼狽撤退往嵩山去了,諸葛瞻、關索兩位公子哥也便不費吹灰之力,兵不血刃拿下了少室。功勞來的如此順利,倆人十分高興,趕緊派人飛報宜陽。
拿下了少室,“一攬子攻取計劃”中的第一個任務已經完成;按照計劃,接下來就非得馬超親自出馬來打嵩高了!——馬超接到捷報後,不待遲疑,馬上留下馬岱守衛城池,自己跟薑維一道帶人來攻打嵩高。薑維不愧智多星,這會兒他又想出一個好點子:“我軍利在速戰,要是呂虔這貨一直死守不出,到時候跟他一直耗下去,曠日持久,豈不是壞了大事!因此,我覺得,不妨動點腦子:您先將之前投降過來的魏兵大賞一頓,然後讓他們混在難民隊伍裏逃進嵩高城去。到時候,我軍便可以裏應外合,嵩高豈不就是我們的囊中物了麼!”
馬超一聽果然妙計,不覺大讚:“好!你這麼有想法,無怪乎連敵人的‘虎侯’許褚都能死在你的手裏!”——說完,馬超馬上照辦,他將之前從函穀投降過來的魏兵許以重賞,讓他們先按計劃行事;隨即自己再跟薑維一道殺來,故意縱兵大掠。(製造使難民出現的條件。)
果然,這樣一來,沿途的居民隻能紛紛逃避,一路往嵩高城內湧來。事發突然,呂虔身為民父母,也隻能將這夥人放進去;但他也不是傻子,那些“難民”都是經過他的一一詢問才準許進去的。你要問最後的情形,那隻能怪馬超派出來的這夥降兵太會演戲了(裝得跟難民一毛一樣)!
總而言之,在呂虔看來,似乎的確沒有一個外兵;那好吧,那就放進來吧。在呂虔的招呼主持下,守門的衛兵果然打來了城門,將這夥人悉數放了進來;而呂虔本人也並不疑心,他跟沒事人一樣,隨後是關城門,繼續守禦。
事實證明,有的時候,一時的大意疏忽將招致最為嚴重的災禍!呂虔倒楣就倒楣在他太相信“難民”的感情了。——很快,馬超的漢軍便來到了城下,將嵩高團團圍住;呂虔手底下人太少,實在不敢出戰,隻好派人往陽翟(今河南禹州)曹洪那邊求救。可惜,已經來不及了……
注意,牽動人心的關鍵時刻到了!到三更時分,城內突然一聲呐喊,隨即是上千的火把;西門也不知道怎麼開的,反正是馬超、薑維等人一起催兵直入。事到如此,呂虔還不清楚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他也來不及思考,本能反應是趕緊帶人開城跑路!就這樣,嵩高也便到了漢軍的手裏。
成功拿下嵩高後,馬超興致大增,他一麵如約重賞這些為革命起了巨大作用的降兵,一麵調來關興守衛登封,自己很快跟薑維回返少室山,令關索帶兩千人屯駐少室,跟伊闕的馬成部一起做好策應工作;令諸葛瞻返守宜陽;自己本人則親調步、騎兵九千人,加上打嵩高的那六千人,一共一萬五千大軍,出少室山,朝著偃師直撲而來!
很顯然,偃師將是漢軍極其明確的下一個目標;馬超心中無比堅信,隻要不出意外,偃師肯定也必然將跟少室和嵩高一般,成為漢軍將士手到擒來的自由樂土!——交代一下這次軍隊的統屬情況:中軍由馬超自領,薑維領左軍,馬岱領右軍。
說了這麼多,一直都是在講漢軍方麵如何部署和戰鬥,現在我們再把目光調轉過來,看看魏軍方麵的部署情況。
司馬懿不傻,早在馬超派人攻打少室山的時候,他就已然發覺了諸葛亮和馬超一夥的算計所在;因此,他趕緊向大魏皇帝曹*上奏,請旨調來任城王曹彰所部來守衛偃師。除此之外,他還下令由蔣濟、諸葛誕、衛覬三人各帶五千士兵,由洛陽連營,直抵偃師,所有人形成了一道堅固的防守線。
先認識下連營救應的那三位:蔣濟前麵介紹過;衛覬表字伯儒,是河東安邑(今山西運城)人,最初是個文吏,後來才混上武將的身份。這倆人都不是很有名,隻有第二位諸葛誕最為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