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飯後,徐仁清就出了住處。本來他想邀紫夢玲一起去,但是由於剛才發生的事情,讓他難於啟齒。這能腆著臉和紫夢玲打了聲招呼就出來了。
他自然不知在他走後,紫夢玲又巧巧的走出房門。伸手從書簍中取出《黃帝內經》臉紅耳赤的又看了起來。也許這就是女人的好奇心,對道德枷鎖又是抵觸又是順從的矛盾心理。
徐仁清出來一品客棧就朝筱雨樓走去,說起這筱雨樓可是文人墨客的常聚之地。朝廷的白領們下班以後,不是去勾欄地兒,就是來筱雨樓吟詩作賦,探討文學和最近的奇聞趣事。
當然裏麵也不缺少一些大文豪,如範仲淹,歐陽修,梅堯臣等。所以每次春試前夕,這裏都會聚集大批的考生。一是混個臉熟,二是想展現自己的才華。
當然其中也不少擅長溜須拍馬之流,如今天一起報備的馬屁精(呂惠卿)。雖然呂惠卿不缺乏才華與能力,但是確實是一投機之流,不忠不義之輩,人品下作的牆頭草。
不過一會徐仁清就走到筱雨樓,與其說是樓不如說塔。隻是這“塔”建的很大,東西二十丈見方,共八層。不說古代先人的智慧真的是無窮的,進去後就是五丈見圓的水池。
水池中有假山一座,說是假山,它還真是“假山”。為何如此說,因為它就是用一塊巨石雕刻成的模型。走近觀之,山有一丈高,從山的底部有一棧道環繞通往山頂。
半山之處有一瀑布,瀑布水流湍急,十分逼真。瀑布下是一水潭,潭口連接一小河;河水徐徐流暢的通過一座石橋,石橋有核桃大小,上有一農夫挑著一擔柴後麵跟著一隻家犬。
再看山上有一樵夫正在用力揮斧砍柴,栩栩如生。徐仁清看完不由的感歎,真是鬼斧神工。這哪裏是一件裝飾品,明明就是一副3D的山水田園居圖。
再看看樓內四壁,進樓兩側掛滿了名人字畫,有當代文豪的作品,也有古代先賢的墨跡。正對的兩根木質立柱上掛著一副對聯。
左聯:曠古爍今曆萬古,才人輩出。右聯:絕代風華經百世,盡顯風騷。橫批:文昌盛世。寫的一般還算工整,字刻得很不錯,鋒芒畢露,鐵鉤銀劃。
樓裏幾人一堆的戳在那裏,對牆上的字畫品頭論足。不知道是真懂還是假懂。這時傳來一聲喊叫:“參加文會的考生請上六樓,於是徐仁清就順著樓梯走到六樓。
還沒進六樓就聞到一道酒香,原來他們早已在此設宴。上到六樓以後,徐仁清就找到一個遠離主席座遠且比較靠窗的地方坐定。片刻後又上來幾人,也朝這個方向走來。
徐仁清抬頭一看,原來是蘇氏兄弟和曾氏兄弟四人。四人走近也看到了徐仁清,蘇澈開心的急忙走了過來說道:“徐兄來的好早,我們剛才還在談論你”。
曾鞏也拱了拱手說:“原來徐兄也喜歡僻靜之處。”徐仁清也站起來笑了笑道:“同道中人,同道中人。”說完幾人就一起坐下,一邊談論一邊等待文會開始。
接下來陸陸續續有文人進來,一炷香功夫每個席位都坐滿了人。其中當然有那個投機之輩呂惠卿,他一進來就直奔主席下的客席位。不管別人是否同意,一屁股坐下穩如泰山。
徐仁清幾人看到,也不由內心伸出中指。這臉皮真是厚到家了,馬上就快和不知廉恥對等。又等片刻,文會的主角就來了。隻見一身穿紫色龍紋袍,英眉利目。
骨子裏透出一種王霸之氣,麵帶微笑卻透露出不可抗拒的威嚴。身後跟著六名侍衛,隻見侍衛左手持刀,拇指虛按刀鞘。右手放於腹部,目光掃視著周圍的環境。
看架勢就知道是一等一的好手,身著紫衣龍紋袍的男子在四平八穩的坐在了主席位上。下手邊的呂惠卿估計早就打聽好主辦人是誰,此時正在下麵俯身抱拳就行了一個大禮。
引得旁邊眾人一陣唏噓鄙視,但是呂惠卿依然自我感覺良好的微笑著注視著前方。徐仁清也是一陣佩服,這臉皮功夫也是練到家了。
此時,主位上的男子終於說話了,聲音渾厚有力給人一種信服的感覺。說道:“我乃舒王趙宗懿,今特邀請諸位國之棟梁參加文會。
一是大家以文會友互相認識,二是大家共勉為朝廷,為大宋效力。”徐仁清聞言撇了撇嘴心裏想:“都是一些官場話,若是如此不參加也罷”。
此時,呂惠卿跳了出來,先是向舒王深鞠一躬說道:“王爺英明,王爺威武。在下呂惠卿,集三生之福有幸參加王爺舉辦文會,感激之心無以言表。”
舒王閱人無數,無關痛癢的說了一句:“行了,既然你也是參加春試的書生。就從你開始吟詩一首。”呂惠卿聞言大喜,撈到露臉的機會開心的直想手舞足蹈。
於是呂惠卿大搖大擺的走到大廳中央,然後拱手道:“有幸吟詩一首,大家共同鑒賞。不足之處請多指教。”十足的一副小人得誌神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