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半個月來,瑤城大街小巷,煙茶酒飯之餘談論最多的恐怕就是七瑤殿剛剛回來的守晟大人。東波蒼嘯,一嘯擎天的守晟!
守晟原是惠平君座下大弟子,據說是個身材魁梧,勤於修煉的漢子,平日裏不苟言笑,略顯冷漠,內心卻是行俠仗義滿腹豪情。
說起來,守晟平日的兵器,僅是一把虎骨杖,在他手裏,卻左右神奇,禦敵五步之內,加上師承七瑤玄武派精髓又苦心修煉的蒼嘯掌,勢若東波蹈海,力震山河。
守晟十六歲從七瑤殿出山,行遍三國,勵誌磨練,幾年前江湖上還尚未有守晟的傳言,也算是韜光養晦,十年磨一劍,終成今日的守晟大俠。
最為人們所傳誦的是三年前銳淩兩國一戰,淩國一萬大軍埋伏於鹽穀,對銳國兩麵夾擊,封路斷糧,眼看銳軍漸入絕境,守晟一人入關,快馬側路而出,使出了絕門獨招東波蒼嘯。那巍巍鹽山竟是硬生生的被劈出狹縫,山搖地動,巨響雷貫,鹽山一脈也斷為兩山一穀,使得銳軍得以衝出逆境,從此以後,銳兩萬軍將甘願為守晟效為犬馬,守晟也因此威震四海,名揚天下。
守晟大神此次回來,七瑤殿可是風光了好大一筆,慕名前去觀摩拜見的人可想而知,最重要的是,守晟大人此次回來的目的,是要收幾個徒弟,七瑤殿有訓在先,很是鼓勵自創一些招法,隻要最後可以收錄到七瑤殿代代相傳的七魁典中,即可作為師傳,招徒學習。守晟的東波嘯蒼名滿天下,想學的人定是不計其數了,況且這次正式的招徒,一改七瑤殿對天賦家世的苛刻要求,竟然唯一的門檻隻有年齡,要求十二到十六歲,男女均可,其他沒有什麼門檻,權憑實力,這等機會,實在是難千載難逢。可是話說回來,這麼破格的招徒原因也是有的,雖說是拜在七瑤殿門下師從守晟,可是此次有些明擺了是效忠朝廷。
作為在七瑤殿待了五年,卻隻管吃飯不管入門的丫鬟,也是很有心去沾沾仙氣,決心起個大早,侯在忠英大堂門口,一等人來就尾隨其溜進去一探究竟。
頭天晚上,為了節約時間我就合身躺下,跟同寢的姐姐們打了招呼到時一起,心想著明天一醒就可以一個箭步衝到忠英堂內。怎知翻來覆去睡不著覺,總覺得前去觀摩的人群一定不少,況且驚動了全城百姓,去的晚了,就我這身板,搬個凳子站著都不一定能一睹大神真容,哎,我要是也有東方掌門的福芝雲就好了,坐在上麵,飄過眾人的腦袋,俯瞰眾生。倘若有天我也可以被收為七瑤殿內,也許可以跟著柏鶴君學點小法術,或者隨惠平君習武?就像守晟大俠。亦或者在曦莉君那裏搗鼓草藥什麼的,邢玨君那裏就算了,奇門遁甲,排卦布陣這種事情簡直就是遙不可及,我天分又不夠。估計沒有哪個君願意收留,每想至此,痛不欲死啊。
想著想著,不知什麼時候就又到了那個熟悉的地方,沿著一條回家的漫長的路,無論我跑多快,這條路總是走不到盡頭,我心裏卻是知道的,這是我唯一的,回家的路,即使每一次,筋疲力竭,停下來,回頭看見曉粉橋,看見河邊的青苔,發現我還在原地,我沒有放棄過,我總覺得有一天,我真的會找到我的家,找到一直呼喚我的那個人……
夢終於醒了,眼淚拌合著眼屎,濕乎乎的。我揉揉眼睛,跳下床,從缸裏舀了水,一頓清洗,清爽無比,深呼一口氣,看著外麵的太陽,天氣不錯,這是溫暖的一個秋晨,我伸展了胳膊腿,扭了扭腰,感覺舒服多了。
環顧無人,大家今天起的都很早,這才忽然想起,昨天惦記的守晟大人!我心中咆哮,疾步而躍,一路都在想,怎麼會這樣子,為什麼沒有人叫我一起。
通向仲英堂的一路,不少少年少女,頭頂綸巾,側配各類兵器,腳踏薄底快靴,結伴而行。不用問,都是前去惠平殿下應招做弟子的。想到這些人,都是資質聰穎,出身習武世家的公子小姐,我覺得我來碰碰運氣也是白來,每思至此,獨創然而淚下。
心中很是鬱悶,待我來到忠英堂,連房頂鋪都是人,想必是惠平君手下幾個會身飛如燕的,另幾個師兄在嘮叨他們下來,怕弄壞了青瓦。堂外自然也擠滿了人,有本殿的,也有慕名而來圍觀的百姓,回想平日裏沒見這麼多人在殿內走動,難不成都是昨天夜裏登山爬階鍛煉來的麼。
我隻好遠遠地看著人群在那裏騷動,懊悔著自己居然失眠還醒晚了。看這陣勢,想擠進去隻有等到散場了。我連跑帶跳的躍過石階,來到大堂側麵的大窗子旁,點了點腳尖,又陡跳一番,無奈前麵人太多,這個角度也就能看見堂內的一兩根房梁。好在隱約還能聽得裏麵一些動靜,不多時便有尖銳的幾聲倉啷,之後一陣沸騰,我隻有想象著裏麵激烈的打鬥場麵,應是幾個師兄師姐在比試吧,心想守晟大人收徒弟,肯定也是要看看人家的真本事,平日裏也見過莊源師兄腳踏梅花絕步閃形如幻,見過季夏姐鎮海鞭橫空霹靂,連小小年紀的紺香也有自己獨門的碧環針,也隻有我這個半路難產出世的離奇之人,如今還在釀露沏茶,端碟倒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