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看《紅山玉魂》背後的獨家故事,聽你們對小說的更多建議,關注起點中文網公眾號(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眾號-輸入qdread即可),悄悄告訴我吧!
北方的秋天,已然沒有南方那欲去還留的一片青色。
留下的隻是遍地的枯葉和光溜的枝丫。
一個滿身泥土的孩子一隻手拉著一個發黑的細麻繩,另一支手隨意的抹著臉上的些許泥印,毫不在乎的拉著一個黑色的“鐵鉤子”瘋跑。
“哥,看咱們家田地裏挖出來的玩具,狗剩說沒有他的彈弓好玩。”
“良子,咱這玩具厲害著呢,你看咱這像不像是個龍頭,還張著大嘴呢,多威風!”良子不以為意的又拉著他的“玩具”出去玩了。
良子哥對於弟弟的好動笑著搖搖頭,繼續在他家果林裏修梯田。他看了一眼前麵的黑洞,前幾天的挖出的那個洞沒依然有什麼異常的樣子,他還突發奇想地幻想過裏麵住著一個神仙或者惡鬼。
“哥,你看我的玩具越來越亮了!”
良子哥拿起之前發黑的“鐵鉤子”定睛一看,之前的那種黑色已經消退的所剩無幾了,轉而變成了幽幽的墨綠色,對著太陽一看還能看到其中交錯的紋理。
“良子,這可能是塊玉,說不定是個寶貝嘞!”第二天,良子哥去了旗裏的文化館,把那塊“鐵鉤子”給了一個工作人員。
接到物品的是一個幹部,平時喜歡收集文物。他看到良子哥的“鐵鉤子”後頓感眼前一亮。這分明是一塊古玉,雖然玉身土蝕嚴重,卻已有些許光澤。但聽了良子哥的敘述才恍然大悟,原來良子每天在地上拉著使玉身與土地摩擦,玉摩擦升溫,越擦越熱,玉器中的灰土被逼出許多,才會有一些墨綠的光澤。
良子哥拿著30塊錢走在回家的路上,琢磨著給良子買個彈弓玩,他應該會很高興的。
“就是這樣,傳承著一段文化的中華第一玉雕龍,紅山C型玉龍出世了!”
爺爺摸著我的腦袋,抽了一口煙,我看著爺爺手中燃著的火星,煙霧像是被天空染成了淡藍色一樣,慢慢的飄飛、升騰,最後終於與天空融為一體。
“那後來那個玉龍去哪了?”
“隆化站就要到了,下車的旅客請提前準備下車。”我睜開了眼睛,一縷紅色的微光直直的射進我的眼睛裏,然後映入眼簾的就是一座座巍峨卻不高聳的石頭山。
山上零零星星的有一些綠色,半輪火紅卻不刺眼的太陽掛在山脊上,與山的邊緣投射出的一道道光柱打在山間的鐵軌上,仿佛是落日的餘暉照耀著回家的路。
火車在日落的時候駛入了山洞,山洞仿佛是黑夜與白晝的過渡一樣,火車駛出山洞的時候,天已經黑了。
我揉了揉眼睛,想著剛才夢到的爺爺給我講的故事,思鄉之情更加熱切起來。
大概有3年時間沒回家了吧,看著窗外零零星星的光點,我不禁又回憶起C型玉龍的故事,可是最後那個玉龍去哪了,爺爺並沒有給我一個明確的答案。我記得他隻是說了玉龍在哪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出在哪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