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得隴望蜀(1 / 3)

且說到了第三天,張得過早早準備好了一盒子禮品讓兩個人抬著,自己雇上一頂轎子一起前往李家莊去為李富貴的爹爹做壽。在路上行了個把時辰,走了有十幾裏路,看看到達李家莊。打聽到李富貴的住處,就把轎子落在李家門口。向門口的把門人說明情況,讓把門人到裏麵去通報。

卻說把門人把話傳到裏麵,這李富貴甚是納悶,心想這張得貴是何許人也,我怎麼從來沒有聽說過。問問左右,也無人知曉。後來還是一個在旁邊的下人插話,說這張得貴是河口村的一個潑皮,是一個在黑道上走慣了的人。

李富貴一聽就暴跳如雷,破口大罵道:“這等東西,我與他素無交往,今天他跑來做什麼。傳話出去,不讓他進來,讓這種人進來,實在是辱沒家門。”

見他如此生氣,大家就急忙勸他:“常言道,自古不打送禮的人。他雖然是一個潑皮無賴,但人家也是帶著禮品來的,拒之門外與情與理都講不過去。不如姑且讓他進來,好生款待,以後不與他交往就是了。”

見李富貴還不樂意,大夥又勸他道:“這張得貴既然是一個潑皮黑道上的人,咱們就更不能同他較真。咱若不給他麵子,讓他丟了人,他那樣的人,什麼事做不出來。以後他暗地裏給你找個什麼事,到那時大家臉上都不好看。有修養的人你怎麼得罪都不要緊,那些個小人是萬萬得罪不起的。”見大夥都這麼勸自己,李富貴就是再不樂意也隻有這麼著了,他就傳出話去讓客人快快進來。

張得過在外麵等了好一陣子,還不見有人來請,他心中好生煩惱,心中罵道:“老子大老遠來為你們老子祝壽,半晌連個人影都不見出來,這麼不給俺老張麵子,你們家裏的人都死絕了不成。若再無人出來,俺老張立碼走人,那今天晚上就有好戲看了。”

他正在氣頭上的時侯,裏麵走出一個人,問那一個是張先生,我們李爺裏邊有請。這張得給才大模大樣地隨著那人走進李家大門。

一進李家大院,張得過就被李家的氣派折服了。李家的院子有五六畝大小,進門是個大花園,花園裏有一個不小的水池,池中種著幾株蓮藕,那荷花雖已衰敗,但仍有一些景致,殘敗的蓮葉下,幾尾紅魚正怡然自得地遊來遊去。池邊建有一個亭子,紅色廊柱,黃簷綠瓦,翼然如飛。置身其中,猶如仙竟。

這張得過走一路歎一路。天哪!我漳河一帶原來還有如此好的地方,我他媽長這麼大了竟從來不曾到過,我這半輩子真是白活了。沿著石砌的小道前行,穿過一個月亮門,就進人第二個院落.這第二個院子裏隻有東西兩排房子,全是青磚白灰瓦房,門是雕花門,窗是雕花窗,做工精細,巧奪天工,玲瓏剔透,美不勝收.兩排房子的中間空地上,一律是方磚鋪就,正中央是一條石板小道。此刻,整個院子裏的人們正你來我往,絡繹不絕.看著這忙裏忙外的人們,張得過就想,做人做到這份上那才叫風光,不出兩年,我張得過也會如此風光的,到那時別人也會為我做壽的.

張得過被人帶著走過中院的後門,一個更大的院子又出現在他麵前。一進後院,他就跟進了迷宮中一般被搞得迷迷糊糊,還沒喝一盅酒就象醉了一般。隻見眼前到處都是房子,但要比中院的房子要高大巍峨得多,整個院子到處都結著布彩球,掛著紅燈籠,人們穿著光鮮,麵帶微笑,到處都充滿著喜慶氣氛。

張得過最後被帶到一間擺設精美,十分考究別致的小房子裏。在他到來之前,早已有幾個人在那裏坐著談話了,見他進來,有一個人站起來走到他跟前同他寒暄,又拉著他的手說:“不知張先生屈尊前來為家父祝壽,有失遠迎,實在不好意思,還望張先生海涵。”

這張得過是個粗人,從小就沒念過書,房子大的字也不夠車載鬥量。對於禮節上的話他更是一句也不會說。這時他隻能幹著急,吱吱嗚嗚說不出半句話。李富貴把他拉到坐在太師椅上的一位老人跟前,對張得過說:“這是家父。到了就算了,禮節就免了罷。”張得過不但不懂祝壽的禮節,他連一句祝壽的話都不會說,隻是傻傻地站在那裏。看那老者,雖然已是八十歲年紀,但看上去卻精神攫爍,紅光滿麵,有一種仙家的風範。李富貴見他站在這裏也不是個事兒,就對他說:“張先生路途遙遠,一路風塵仆仆,一定十分勞頓,還是先到後花園去休息吧。”跟著就有一人把張得過領了出去。

張得過被領到一排高大房子的後麵。那裏有一個挺大的後花園,先到的客人已在這大花園中坐上了席。他被安在一個桌子上,可是滿桌子的人他一個也不認識,他們談著他們的事情,誰也不同他說一句話。他們相互敬酒,也很少有人去顧及他,這讓張得過好生氣悶。好在他本來就是個酒徒,這滿桌子有的是好酒好菜,他就自斟自飲得了。這張得過也不管周圍那麼多人在場,一會兒拿起筷子夾幾口菜,一會兒拿起酒壺倒一盅酒,一會兒又煞有介事地看一看後花園裏的風景,全然不管其他的人對著他又是擠眉,又是弄眼。

卻說這張得過對周圍的一切全然不管不問,隻顧一個人大吃大喝。一桌子的菜他自己就吃了一大半,三壇子酒他自個就喝下了不到兩壇。過了一陣子,張得過感覺自己吃飽了喝足了,風景也欣賞夠了,就用手背抹了抹嘴,也不同旁人打聲招呼,站起身來就要走人。他踉踉蹌蹌地來到中院,見他的幾個弟兄和轎夫正在那裏,此時也剛剛同著李家的下人吃完了飯。這張得過就讓弟兄們抬上盒子,讓轎夫抬起他,離開李家,打道回府。

張得過在醉夢中被抬回了家,那裏早有幾個弟兄在家裏等著他,見他醉成這個樣子,就急忙上前伺候。一幫人又是灌水又是捶背,忙乎了好一陣子,張得過才漸漸睜開醉眼。他看到那幾個人不是別人,正是他的拜把子弟兄劉二孬趙三壞和王四保。

見他漸漸醒過來,大家急忙問他此行可有什麼收獲,李家的人對他怎麼樣。不問猶可,這一問張得過的氣就不打一處出來。他就向他們述說李家人對他如何怠慢,如何冷淡,通報進去如何半晌不見人來請,讓他的自尊一次次受到傷害。

幾個人聽後一個個氣得破口大罵,說這李富貴真他媽不識好歹,竟敢如此小瞧我家哥哥,等到一把火把他家化為灰燼,他那時才知道俺哥哥的厲害。劉二孬說難道哥哥就這樣咽下這口氣不成。趙三壞說以我說咱們今晚就砸了他家,為哥哥出這口惡氣。

還是王四保有見識,他說;“壯士報仇十年不晚,收拾他那隻是早晚的事。今天哥哥喝多了,身體虛弱,等哥哥恢複了元氣,咱在打他不遲。”

張得過見弟兄對他如此忠心耿耿,也就轉怒為喜。他說:“我看四弟講得有道理,過幾天再收拾他不遲。這一次,我雖說受了點侮辱,但對他家的地形了解得一清二楚。”說完他就找了一根木棍,蹲在地上劃了起來。還一麵劃一麵講,這裏是花園,那裏是主房,這裏是腰門,那裏是耳房。大家一麵聽著,一麵商量著攻打計劃,該從那裏下手,那裏突圍,那裏撤出。

幾個人一直商量到半夜,肚子都有點餓了。張得過就叫把那盒子抬進來,把那回來的東西當夜消吃掉。誰知揭開盒蓋一看,那送去的東西一點都沒動,一樣不少地又抬了回來。而且盒子裏還放著一張紅書。這一下,大家都納了悶。其他的人都不識字,隻有王四保還念過幾天私塾,他打開那紅書,隻見上麵寫到:在下李富貴與張先生素昧平生,從無交往,今張先生來為家父祝壽,令富貴感激涕零,忐忑不安。某竊以為,投之以桃,報之以李。既無投桃,何來之李,故分毫不取,原物奉還。某又以為,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先生高雅,某等粗劣,故不敢攀先生之高枝,從今以後,行同路人。失敬。

那王四保把那封書上的意思向張得過大致述說了一遍。氣得張得過捶胸頓足,破口大罵:“李富貴這狗娘養的真他媽欺人太甚,居然耍起老子來了。我不給你點厲害看看,你他媽不知道馬王爺長幾隻眼睛。他既然不仁,我就給他個不義。諸位兄弟,五天之內,我就要收拾他,到時弟兄們一起上前,把他家給我砸個稀爛,方解我心頭之恨。”其他幾個高聲大喊:“願聽哥哥調遣。”張得過高聲說道;“咱送的東西他分毫不取,正好咱們幾個可以消受。”於是就拿出那整個的燒雞和烤鴨,整壇子的酒,自己吃喝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