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本來是這樣波瀾壯闊的探險史詩!
但是10分鍾前華從冬眠中醒來時,等待他的不是想象中與外星文明的激烈搏鬥,也不是寸草不生的荒涼絕壁,更不是豐饒富裕的世外桃源,而是刺耳的警報聲!
直覺告訴他,現在不是考慮怎麼實現抱負的時候,而是要掙紮著活下去的時刻
此刻華正連續敲擊著控製室的操作麵板,整理著這10分鍾以來他得到的情報。
目前華身在一條小鷹級護衛艦內,它隸屬於加達裏聯邦海軍,此刻正在執行運輸任務,而任務對象,正是華。奇怪的是,明明是三名軍人口中的絕密任務,卻沒有任何護航,甚至連編隊都沒有,隻是孤獨地在宇宙中航行。
華現在不想探究原因,隻想盡快脫身,他看向麵板,對手是一條送葬者級巡洋艦,此時它在5km外,船身上的射彈炮正朝著這條小鷹級猛烈開火。
戰艦根據體型大小大致分為護衛艦,驅逐艦,巡洋艦,戰列艦。護衛和驅逐適用小型裝備,而巡洋和戰列分別裝備著中大型裝備,各型艦船也有著不同的作戰場景和方式。
巡洋艦的艦載武器,如果對著護衛艦結結實實來上一發,那可夠隻能裝備小型裝備的護衛艦喝一壺的。
對於小鷹級,送葬者級,這些名字華從來沒有聽說過,他隻是從控製麵板上了解了這些信息。以他的飛船工程師經曆,從未聽聞有哪個勢力將自己的某型艦船這樣命名。但職業的敏感讓他發現,雖然結構大有不同,船身的設計思路和運行原理和他已知的主役艦船卻差不多,隻是技術上卻是將近500年前人類剛剛踏出星海時的落後技術。
顧不得考慮這些問題,華現在要做的,是抓住逃生的一切可能性。在熟悉各項機能後,他已經能大概控製這條小鷹級。
隻要能夠啟動躍遷,無論目的地是哪裏,都可以逃過一劫,但這個本來對駕駛員像呼吸一樣自然的操作,現在卻難如登天。
巡洋艦啟動了一種名為躍遷擾頻裝置的裝備,它能使10km範圍內鎖定的艦船無法躍遷,這是戰場上令對手無法脫身最簡單有效的方式。
而之所以小鷹級能在巡洋艦的射彈炮掃射下活到現在,隻是因為小鷹級使用了燃燒加力裝置,這是一種輔助推進設備,它將小鷹級速度提升到了1000m\/s,並始終環繞在對手5km處。較大的相對角速度令對手的中型炮台無法跟蹤,倒也暫時奈何不得護衛艦。這就是護衛艦的優勢了,雖然在體型和火力上不及巡洋艦,但它的高機動性往往能為它在不平等的較量中帶來一線生機。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勝利的天平卻也在慢慢向著巡洋艦傾斜。因為加力燃燒器的使用需要大量的電力支持,除了特種用途的艦船,一般來說,開啟加力燃燒器之後,飛船的電量隻能維持3-5分鍾。一旦電容用光,整個飛船將會宕機,那時別說躍遷,連正常的飛行都無法做到。
另一邊,對手增援到達的可能性也在隨著時間流逝而增加。攜帶躍遷擾頻的艦船往往隻是先鋒,純火力的炮艦才是後手真正的殺招!若是支援順利進場,小鷹級麵對的將是十死無生的局麵。
必須立刻行動,打破這個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