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封三娘(2 / 3)

婢女回去後,告訴了十一娘,十一娘十分高興,聽她的話,去把園門打開,剛一開,封三娘已站在園子裏了。

相見,各自說起了久別之情,連綿不絕,沒有一點睡意,見婢女睡著了,封三娘移過去靠近十一娘,和她私語道:“我知道姊姊還沒有許配人家。以你這樣的才色和門第,哪裏用擔心沒有尊貴的夫婿呢,然而,紈絝子弟,傲慢無禮,沒什麼好說的,如果想得到佳偶,希望不要以貧富而論。”十一娘覺得是這樣。封三娘道:“我和你相遇的水月寺,現在又在做道場,明天我們一起去,當會讓你見到一個滿意的如意郎君。我以前看過一些相麵的書,看人不會有什麼差錯。”

天剛蒙蒙亮,封三娘就走了,約好在水月寺等她。十一娘去,封三娘果然已先在那裏等著。在寺內遊覽一圈,十一娘就邀封三娘坐車出門去遊玩,兩人一出門,就見到了一個秀才,大概有十七八歲,衣襟沒有什麼修飾,然而容貌儀態非常俊偉。

封三娘偷偷指著那秀才道:“那個是翰林院的人財。”十一娘也偷偷看了一眼。封三娘道:“姊姊你先回去,我隨後就到。”

到了傍晚,封三娘果然到來,說道:“我剛才已打聽清楚了,那人就是同在一個鄉裏的孟安仁。”十一娘知道他家貧寒,認為不行。封三娘道:“姊姊為何要拘泥於這些世俗的偏見呢!如果那人長久地貧賤下去,算我走眼,我挖了我的眼睛,不再給人看相。”十一娘道:“我願意,那又怎麼樣呢?”封三娘道:“願得到一樣東西,拿去作為信物。”十一娘道:“怎麼能這樣草率?父母都在,怎能不先和他們商議?”封三娘道:“我這樣做,也是考慮他們恐怕不同意。如果你願意了,心意堅定,有誰又能改變得了?”十一娘想自己也是一個又體麵人家的女兒,怎麼能私下裏決定自己的婚事,沒得父母同意,實在難以答應,便道:“這樣實在是不可以。”封三娘歎了口氣,道:“姊姊姻緣已動,卻還要頗費些周折。這次我來,也是為了這事,為了報答你我對我的情意。我要走了,就把你給我的金鳳釵送給他,假說是你送的。”說完轉身就走,十一娘正想和她再作商量,可封三娘早已出門而去了。

孟安仁很有才華,心裏也想擇取一門親事,可是家下貧寒,到了十八歲,都還沒有聘娶到哪家的女兒。白天,看到了十一娘和封三娘兩個美豔的女子,回家後便胡想連篇。大概在一更將盡的時候,封三娘徐徐從門外進去。孟安仁借著燭光一看,見是白天所見是女子,非常歡喜,問她是誰家的姑娘。封三娘道:“我姓封,是範十一娘的女伴。”

孟安仁剛才還正想著她們,現在見封三娘來了,心裏美滋滋的,便想上去和她親近。封三娘道:“我不是來和你親近,我隻是來給你穿針搭線,做媒人而已。”

孟安仁感到很驚愕,覺得不可信,封三娘就把金鳳釵拿出來,對孟安仁道:“這便是小姐贈給你的信物。孟安仁見富貴之家的女兒願意嫁給自己,高興萬分,歡喜地笑著道:“小姐對我如此眷顧,如果我不能去到十一娘,寧可孤獨終身。”封三娘把金釵送給孟安仁就走了。

孟安仁等到天亮了,就央請鄰家的老媽媽去給自己說媒,老媽媽哪裏好意思去,對孟安仁說:“你一個窮秀才,怎麼想去人家大戶人家的女兒啊!還是不去的好,免得人家笑話,找到哪裏有相當的,我去給你說。”孟安仁道:“他家小姐對我有情,願意嫁給我,我怎能不去問呢?”便把金釵拿出來,說是十一娘送的,老媽媽見了金釵,有點想不明白,但是也不好推卻,便道:“我給你去說說,成不成,那就要看你的福分了”

老媽媽來到了範家,見了範夫人,把事說了,夫人覺得他家太貧寒了,也不和女兒商量,立即就作了答複,不同意。十一娘知道後,心裏很失望,現在說親不成,金釵又拿不回來,弄得自己十分為難。

又過了幾天,有個豪紳家來為他家的兒子向範家求婚,恐怕範家不同意,就請縣宰去說媒。當時那豪紳家裏,權勢很大,範公對他家也有幾分畏懼,就把豪紳家來提親的告訴十一娘,十一娘顯得很不樂意,夫人追問她,也是默然不語,隻是流淚。夫人走後,十一娘就偷偷叫人去告訴夫人,說自己非孟安仁不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