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五是跟著曾國藩的老人,一向被曾國荃引為心腹。早年有軍功在身,不然也不會被賞賜黃馬褂。聽得曾國荃話說得重了,有些不服氣,又沒有外人在,所以大著膽子問道:
“大人言重了吧,我看這葉城不過一介書生,如何敢說練將?”
曾國荃對這些出生入死的子弟兵也沒有那麼大的架子,耐著性子說道:
“龍五你當年上陣勇猛非凡,立下的功勞不小吧。你可知道為什麼比你功勞小的都出任總兵,都尉去了,而你卻隻得了一件黃馬褂呢?”
聽得這話,龍五沉默不語。這事是他的一個心結。論資曆,論功勞,自己都不比那些外放為官的同袍少。甚至還要多些,可就是沒有機會外放為官。先前曾國藩曾侯爺在的時候,還推薦過幾次,沒有什麼音信。後來曾侯爺去了,更加沒有了指望,隻能跟著曾國荃混一碗飯吃。幸好總督對他不薄,引為心腹。他一直認為自己不能外放為官,是因為朝廷打壓湘淮舊部,加上自己為人耿直,不像其他同袍那樣會鑽營。聽總督的意思,那是因為自己眼光,能力不夠?
朝廷打壓,不會鑽營的確是龍五不能當官的原因。但不是全部,曾國藩在的時候,對他還不錯。也動了推薦他的心思。可這個龍五勇武倒是勇武,可為兵頭,卻不能為將。在子弟兵裏一選,就排在了後麵。這也是為了保護他,不然一旦外放當了官,誤事還小,壞了身家就大了。當然曾候對龍五也算是仁至義盡,臨死的時候派他到曾國荃身邊來,保一個平安。
想清楚了這一切,龍五幡然悔悟,一拜到底,激動的說不出話來。先前的種種不滿都煙消雲散。曾國荃笑了笑,親自把他扶了起來,說道:
“龍五不用如此,都是自己兄弟。官當不了,但隻要我們湘淮不倒,你一輩子的富貴是少不了的。這個葉城倒是一個機會。先前我隻是想利用於他,後來有些防備,現在到有些欣賞他了。你跟著他也學學,有不到的地方,幫他填補填補,我看葉城,不像是薄情寡義的人,也許你的機緣就在他身上了。”
龍五平息了心情來找葉城的時候,葉城正在和梁老板喝茶。知道他們有事情要說,不好打擾,隻得乖乖的去當他的軍紀官。說是軍紀官,可軍規還沒有製定出來,隻有一條葉城臨時的命令,監督秀才們吃肉。秀才們根本不用他監督,早就吃完了,一點都不剩,聚在一起討論,偶爾有幾個在討論葉城昨天教授的幾何入門。更多的是在討論軍規。
龍五昨天走的早,但葉城沒有瞞著他的意思,很快就搞明白這是葉城昨天交代下來的任務。聽了一些,不由地啞然失笑,這些秀才們懂什麼,都是些書生之見。定的軍規一點不現實,而且還不適用。第一條就是可以去妓院,但是要給夠錢。妓院龍五是常去的,對裏麵的規矩再明白不過了,隻要想訛你,給再多的錢也有說法。
讓這些人自己定規矩管自己,能有什麼用。龍五剛想站起來出去散散心,可一見秀才們上心的樣子,又坐了回去。他想起了曾國荃的話,再仔細一想,葉城這招真高。嚴刑峻法當然好,可那都是管大頭兵的。這些秀才們雖然滿腦子的書生之見,可這是在學習管理軍隊。這就是大將之路啊。等以後他們當上了主官,自然要自己製定軍規,到時候就會熟悉這一切。這還是其次,這是讓他們坐到了主帥的位置上,有了全局的視角。想不到葉城還有這個深意。他昨天還在笑話葉城隻懂得小術,不懂大道。這才是大道啊。千軍易得,一將難求。
葉城當然也有這個想法,那就是要讓這把這為數不多的秀才們培養成大將。當然成就大將何其難,即使不能成就大將,那也要培養成高級參謀,為以後的參謀總部做人員準備。要這些人成材,這肯定還不夠,需要引進外國軍官進行正規訓練,不過再先進的軍事思想,也需要實踐。自己製定軍規就是實踐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