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非氣得目眥欲裂,胸中一團怒火似要將自己燒掉:“你以為我不敢嘛?!”說話間,就要拔劍將他斬殺。
一邊塗山明珠冷哼一聲,掐動手印含而不發:“你敢殺他?試試看?”
明非見她麵沉似水,手中妖力時隱時現,一想若是殺了他雖然事痛快了,可日後免不了麻煩,也為人族闖下大禍。更重要的是,他沒信心在塗山眼皮子底下殺掉他。他這才發現,自己竟然奈何不得這畜生。
窩心火,悶燒得他抓心撓肝的難受。他心說別讓你栽在我手裏,否則必然殺你以除後患。怕再看到小畜生模樣忍不住出手,他冷哼一聲走開了。
見明非走開,馬鈺鬆了口氣,心中不住後怕。若是他真忍耐不住,一巴掌拍下來,他可就死了。
生生死死看得多了,可從沒有這麼無助過。他說不出的難受,想起秘境中位極人臣,麵對憤怒的帝皇,也沒這樣無助過,心中不由得慘然。凡俗中地位再高貴,財富再豐厚,也不及成仙得道,逍遙世間。
他正想著,就見三明湊過來:“說來奇怪,你怎麼會在這兒?”
馬鈺說,自己也搞不清楚情況,本是在家睡覺的,不知怎麼的睜眼便來到一棟閣樓前,一路上來做了許多夢。這些夢有的看得懂有的看不懂,有的是美夢有的是噩夢。一路做夢一路走,才走到這裏。
三明聽得雲裏霧裏。睡夢中攝人算不得大本事,以幻境造夢境更是連初入道途的都會。可背後之人是什麼目的?還有這閣樓,是在哪裏?是真是幻?越想問題越多,越想就越覺得其中不簡單。
“那閣樓可有名字?”塗山明珠在一旁問。
馬鈺想著把名字告訴他們倒也無妨,興許還能成為讓人重視的資本,便說:“閣樓頂上掛著一塊匾,上麵寫著問道仙閣四字。”
“問道仙閣?”三明想想,回頭問塗山明珠:“莫非是龍虎山的問道閣?可那是龍虎山鎮山之寶,怎麼會在這兒?”
塗山明珠搖頭:“你們人族的東西,我知道得不多。”
一旁明非皺眉許久,神情凝重得看了一眼馬鈺,插話說:“有傳說龍虎山問道閣的來曆,你還記得麼?”
問道閣的來曆?這麼一提醒,他想起來了。傳說一千八百年前,龍虎真人來到一處地界,見那裏鍾靈神秀,山川地勢如虎踞龍盤是上佳修道所在,便將其改名為龍虎山,在半山腰上建立了一處道觀,名為上清宮。
上清宮初建,不能沒有鎮宮之寶,龍虎真人便采集朝露、紫霞、天雷、地火等種種世間奇珍,以大法力練成一座閣樓,因一種天生地養的奇物珍寶也是閣樓模樣,便仿照它的名字,取名為問道閣。
傳說問道閣是上清宮傳承之地,其中有上清宮一千八百年來,前輩真人創立的各種法門道經。也因此問道閣從不現於外人身前。
這裏的問道仙閣,定然不是龍虎山上的問道閣。回想“問道閣”三字的由來,三人心中都變得火熱,莫非這問道仙閣就是那傳說中天生地養的奇物珍寶麼?
定然是了!原以為那奇珍寶物是法寶之類,至多拳頭大小的東西,沒想到竟然是一座閣樓。難怪龍虎山的那座傳承點要起名為“問道閣”了。
“快說,這問道仙閣有何玄妙!”明非眼裏哪還有什麼金蟾?金蟾不過是招財而已。但問道仙閣,顧名思義恐怕是能指引道路的,豈是金蟾能比的?
馬鈺本想嗤笑一聲不予理睬,突然想到今後說不得還要在金鼇島修行,這時若太過惡了他,到時雖不至死,時不時的給穿小鞋可受不了,便口氣放緩:“我也不知,一路來這兒時夢是醒,至今還是稀裏糊塗的。”
“時夢時醒?”明非心中一動,想到一種可能:“做得什麼夢?你仔細給我說說。”
夢中的事,倒也沒什麼不能說。但他心底覺得若將人閣地閣經曆說出來,與己不利,便將天閣中的經曆給一一說了。
馬鈺說了好久,盡管隻是簡單陳述,但幾十年的經曆也不是一時半會能說完的。明非時而皺眉沉思,時而恍然大悟,卻並沒有打斷他。
等他說完,明非才呼出一口濁氣:“原來如此。”
三明和塗山一起看向他,等著他解釋。
明非卻並不說問道仙閣的什麼,而是問了個毫不相關的問題:“你們兩位,可曾聽說過佛界?”
三明一臉茫然。塗山若有所思:“莫非是量劫之前那個佛界?”
“不錯。”明非點頭,撇眼看見三明茫然樣子,不由嗤笑:“碧遊宮中有自古流傳下來的先人筆記之類,其中說過佛與佛界的一些信息。”
“這修佛一途,與我等修道不同。我等修道,講求的是采天地之靈氣、納日月之玄機。而修佛,隻求的是人心中的一點靈光。具體靈光在何處,如何求,求了之後又怎樣,因為太過久遠了,書中記載並不詳細,隻說佛不講求出世,而是要混跡紅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