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學於樂,學習玩耍兩不誤(1 / 2)

不願意學習的孩子,通常會把學習當作一件苦差事,甚至當成一種懲罰,所以一涉及到學習問題,他們才會拖拖拉拉,百般不願。對於這樣的孩子,我們最好的辦法就是引導出他們的學習興趣。也就是說,我們要根據情況,順著孩子的脾氣慢慢疏導,讓孩子把學習當成一件快樂的事情。事實證明,這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方法。

八歲的聰聰正如他的名字一樣,是個很聰明的孩子,可就是對學習毫無興趣,一說讓他學習,他就找借口拖延,說不聽,罵不靈,父母、老師拿他毫無辦法。有一天,聰聰獨自一個人在院子裏玩耍,他從雜物箱中翻出了兩小塊磁鐵,他將其中一塊放在地上,一塊握在手裏,地上的那塊磁鐵一會兒被手中的磁鐵推著走,一會兒又緊緊吸在一起。這時爸爸走了過來:“聰聰,你知道磁鐵的奇妙之處嗎?”“有什麼不知道的,”聰聰撇了撇嘴,“我用正麵對著那塊,那塊磁鐵就會被推著走,我把手中的磁鐵轉過來,它們就又會吸在一起!”爸爸笑了:“你呀,還沒弄明白呢!磁鐵分為正極和負極,而且‘同極相斥,異極相吸!’利用這個道理還可以發電呢!”“真的嗎?”聰聰驚喜地問,“那我的這塊是正極還是負極?為什麼正極和負極就要吸在一起?”爸爸耐心地給聰聰講了一下午,並陪他做了很多試驗。當聰聰知道這都是物理學中的知識後,興奮地告訴爸爸自己以後要做個物理學家。

在遊戲中學習,在學習中遊戲,這是一種很適合孩子的教育方法,對激發孩子的興趣和求知欲大有好處。那麼,怎樣才能把學習遊戲化呢?

(1)玩一些開發智力的猜謎遊戲

父母可以試著把孩子要掌握的知識編排到遊戲中去,比如說遊戲填空、成語接龍等。或者把知識編進謎語,讓孩子猜,猜對了給予獎勵,等等。在考試之前,父母還可以和孩子一起猜一猜“明天考試會出什麼題呢?”孩子為了能夠猜中,很可能就會擴大複習範圍,提高複習的效率。從孩子的心理來講,如果這次體會到樂趣,以後就會主動去猜題。孩子們漸漸地就會萌發好勝心,取得的效果也就更加明顯。而且,討論有沒有猜中的過程,其實也起到了複習功課的作用。簡單的猜謎遊戲,卻能夠引導孩子走上愛學習的道路。

(2)老遊戲新用

有很多人對於漢字和詩詞的記憶都是得益於小時候玩的漢字卡片。甚至於成年之後,仍然能夠聽到上句,下句脫口而出。

如果隻是背誦漢字、詩歌,當然不會留下如此深刻持久的印象。因為得益於遊戲,才會很自然地刻在頭腦中。

對於那些不喜歡背漢字的孩子,就可以把讀音和筆畫寫下來,做成漢字卡片。另外,用撲克牌玩“24點”等計算遊戲,也是在學習算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