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除氡以外,國家標準規定的汙染物濃度限量需要測量室內汙染物含量和室外汙染物含量,二者相減才能得到室內建築裝飾材料引起的汙染物含量。
四是目前國家標準規定,除了允許氡、甲醛可以采用現場便攜式儀器檢測以外,苯等其它幾個指標要在現場取樣後到實驗室去進行測量。業主有權要求檢測單位對所用儀器出示由計量部門出具的合格證書。如果所用儀器不準,當然也就無法得到正確結果。
檢測費用由誰承擔
關於空氣質量檢測費用由誰支付的問題,一般來說,如果裝修合同中對此有約定,應當按照約定執行;如果合同中沒有約定,通常認為,申請檢測時由業主支付費用,如果檢測不合格該費用應當由裝潢公司承擔。
[注釋1]例如,按照某地《住宅裝飾裝修驗收標準》,最小的一單元住宅空氣檢測點有4個,每個點五項指標的檢測費用,物價局核定指導價為1800~2500元,4個點合計就是7200~10000元!這樣高的費用標準業主怎麼承受得了?相比而言,“遊擊隊”檢測機構打出了五項指標檢測費用全套700的價格爭奪市場。而據他們說,每個點的檢測成本不過區區20元,檢測行業的暴利行為可見一斑。
[注釋2]例如,上海市業主王小姐請某檢測機構檢測後,發現室內甲醛濃度最高處超標達10倍,於是支付5500元費用,請該檢測機構消除有毒有害物質。一個月後,該檢測機構複測表明,室內空氣所有汙染指數均為0,治理效果非常好。這反而引起了王小姐的懷疑。於是,她又花幾千元另請上海市環境檢測中心檢測,結果表明甲醛含量與治理前沒有變化,最嚴重處仍然要超標10倍。那家檢測公司表示,願意重新進行治理,然後共同委托權威檢測機構檢測,如果仍然不達標,願意退還費用、賠償損失。該機構又重新進行了一次治理,重測結果表明甲醛濃度仍然超標,於是王小姐要求退還費用,可是該檢測機構開始反悔,王小姐不得不向上海市業主權益保護委員會投訴。
[注釋3]例如,以上海為代表的江南地區,家庭裝修後室內氡的含量要遠遠低於標準規定的每立方米200Bq的濃度限量。所以,對於氨的檢測就完全可以省去,以節省不必要的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