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黃帝(1 / 1)

早在兩千年前的漢朝,司馬遷就已經搞不清黃帝的戶口了。司馬遷特意向東跑到大海,向西跑到空桐,北過涿鹿,南到江淮,問各地的白胡子老爺爺打聽黃帝的下落。結果四方的老頭子都發誓,黃帝就是他們這疙瘩誕生的。這就跟現代到處有人附會出一個孫悟空的花果山景點一樣。司馬遷隻好悻悻而歸,撿了一些好聽的話(雅言),對付著給黃帝寫了個小傳,到底也沒說清黃帝是哪裏兒的人。整個傳作得更像一篇神話故事。

根據司馬遷所說,大約是在五千年前一個普通的淩晨四點鍾,黃帝出場了。當時的夜色完整而且深沉,星星無言地閃爍,世界一片和睦。一個叫“附寶”的女孩,正在黃土高原北部安穩地睡覺,沒招誰也沒惹誰,突然安穩地醒來。附寶醒來有點奇怪,就抬頭看了看天,這一看不要緊,她那沉默的美麗,被一道嗤拉拉的閃電照亮,閃電仿佛把天空撕出蛇形的口子,纏繞著北鬥七星,照亮了整個郊野。

附寶感覺很恐懼,屋子裏的器皿都暗暗地發出紅光,還有輕微的噝噝聲響,附寶的感受就像你在荒野裏見了飛碟。也許有什麼化成了一股煙進來了,當附寶合上眼,香甜睡去的時候,那個什麼東西還似乎替她關了門。可憐的附寶,清晨被叫醒的時候,發現她已經懷孕了。(又一個不知道爹是誰的例子,隻好推說是閃電。)

司馬遷說,這次懷孕為期很長,好像比別人長了兩倍半,到了第二十五個月的頭上(已經超過了大象二十二月的記錄),一個與眾不同的小家夥——黃帝出生了。由於在肚子裏多呆了十五個月,期間已經學會了講話——隻能這麼解釋,所以司馬遷說黃帝剛生下來就能說會道,一幅龍顏,渾身散發著聖德,像一個領導幹部,家裏的雞呀狗啊都怕他。奇異的事情接連不斷。很多情況下,吃飯的骨製勺子拿到他手裏就會粉碎。他看著一個瓦罐,那個瓦罐就會爆炸,他盯著某一個人,那個人肯定要栽跤。村裏的人都怕夠了這個小孩。甚至風雨雷電這些氣象諸神也怕他,黃帝一說,天怎麼這麼熱啊,於是立刻就會刮起涼風。說下雨也是一樣。

功力伴隨著他的年齡而增加,他在二十出頭的時候,據司馬遷說,就已經驅使虎、豹、熊、羆。

在黃土高原追隨黃帝的另一個少年人,叫做“應龍”,同樣身懷異能。“應”是雁鳴的聲音。當時大雁常在黃土高坡上低低的飛行,領隊的老雁在空中鳴叫,後繼的雁鳥一隻接一隻應和,以免有誰掉隊。這便是答應、應對、應唱、響應等詞的來曆。應龍有雁的特征,身體輕盈,輕易爬臨山頂,在陽光閃閃中靜止不動,大家向上仰望,看見的是一隻有翼的雁形飛龍——所以叫應龍,即是雁龍。

黃帝認為應龍具有駕馭地麵流水的神力。當應龍和黃帝一起在水邊趕著牛羊走的時候,應龍走向河水,河水就恐懼似的倒退著讓出一塊空地。這給黃帝帶來很多好處,當羊群需要飲水的時候,不必費力尋找,應龍可以讓一條河水遠道流至麵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