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方麵比較典型的例子是,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獲得者、英國著名細菌學家亞曆山大·弗萊明教授的成才經曆。
在英國蘇格蘭,心地善良、助人為樂的貧困農民弗萊明,一天在田間勞動時忽聽糞坑裏有人發出呼救聲,便趕忙跑過去,救起了這個哭泣的男孩,救了他一條命。
兩天後,一位紳士駕著一輛華麗的馬車來到弗萊明家。原來那不是別人,就是那位男孩的父親、英國上議院議員丘吉爾,他是特地前來向他表示重謝的。農夫一再強調,救人是憑良心,決不收禮。
丘吉爾尷尬之際,突然看到一位英俊少年從外麵進來,得知是農夫的兒子後便對他說:“既然你救了我的孩子,那麼也請允許我把你的兒子帶走,我要讓他受到良好教育。如果他也像你一樣心地善良,將來一定會成為令你感到驕傲的人!”
弗萊明見丘吉爾誠心誠意,便答應了他的這個提議,因為這確實是他所需要的。後來,丘吉爾供他讀完了倫敦大學聖·馬麗醫學院。
正是由於有了這樣的學習機會,這個農夫的孩子亞曆山大·弗萊明(1881~1955)改變了命運,1928年首次發明青黴素,結束了傳染病幾乎無法治療的曆史,1945年因此榮獲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
那位被農夫救起的孩子,不是別人,就是英國首相丘吉爾爵士。
教孩子學會怎樣做人
現在的中學生,哪怕是初中生,都已有了比較成熟的、自我選擇人生道路的判斷力。他們沒有家長的虛榮心,更多地具有一種幻想色彩。這時不管孩子是繼續升學還是擇業,都麵對一個全新課題,家長要重新看待孩子的潛在力量,重點教他們學會怎樣做人。
從家長與孩子的相互關係看,家長一般分為以下4種類型。不同類型的家長,在教孩子怎樣做人方麵所起的作用是各不相同的。
傑出型 他們絕不隨意批評孩子,總是以身作則培養孩子的責任感,父母得到的回報是孩子的崇拜。
優秀型 他們說的某句話能夠讓孩子記住一輩子,父母得到的回報是孩子的敬重。
合格型 他們每天對孩子說3句話,孩子都能聽得進去,父母得到的回報是孩子的信任。
不合格型 他們每天對孩子說一萬句話,可是孩子一句也聽不進,父母得到的回報是孩子的鄙視。
教孩子做人,幫助孩子規劃人生,除了道德品質要求外,還包括熱愛生活、珍愛生命。因為他們的人生道路還長,缺乏這些基本素質就會感到前途渺茫。也就是說,一個人隻有熱愛生活,將來才能抵製得住各種誘惑;隻有珍愛生命,才能有所作為。否則,即使取得一定成就、地位,也會因為把持不住自己而毀於一旦。
【經驗談】
1.中學生家長一般仍然沿襲孩子在上幼兒園、讀小學時的習慣,喜歡事事為他們操心。然而殊不知,中學生已經對自己、對社會有了相對了解,對自己的人生規劃也有一定認識。如果家長幹涉(遠遠超出了關心的程度)太多,就必然產生矛盾和衝突。
2.在孩子填報升學誌願過程中,家長的影響作用是很大的。家長的心理狀態一般分為功利型、保守型、從眾型、求是型4種。最可取的應當是求是型,其特征是,既要充分依據孩子的學習能力和興趣,又要對近年來國內外的就業趨勢有比較成熟的思考。
3.中學生在選擇職業時,往往較多具有理想色彩,而不一定切合實際。例如,有的孩子以為,讀旅遊專業好哇,畢業後整天吃吃喝喝遊山玩水,實際上並非如此,這就需要家長給予指導。
4.初三、高三的畢業班學生,對家長的一言一行特別敏感。在緊張的複習考試期間,家長有必要專門抽時間了解一下他們在升學和擇業方麵的真實想法,這不但有利於明確人生方向,還會給他們的複習考試帶來強勁動力,這是許多家長始料未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