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回報率肯定會高於現金(1 / 2)

也許有人會認為,在一個持續發展的世紀裏,投資者幾乎不可能虧錢。但確實有些投資者虧了,因為他們總是在感覺良好時買入,在市場充斥著恐慌時賣出。今天,擁有現金或現金等價物的人可能感覺良好,但他們可能過於樂觀了,因為他們選擇了一項可怕的長期資產,沒有任何回報且肯定會貶值。其實,美國政府的救市政策很可能導致通貨膨脹,並加速現金貶值。未來10年,證券的投資回報率肯定要高於現金,也許會高出很多。那些手持現金的投資者還在等待好消息,但他們忘了冰球明星韋恩·格雷茨基的忠告:“我總是滑向冰球運動的方向,而不是等冰球到位再追。”

——沃倫·巴菲特

【巴菲特這樣抄底股市】

巴菲特認為,股市越跌就越是投資好時機。一般來說,股票投資的長期回報率不但不會是負的,而且一定會高於現金。

2008年10月17日,巴菲特在《紐約時報》上發表署名文章說,在麵臨股市暴跌的時候,擁有現金或現金等價物的投資者或許會感覺良好,但他們可能過於樂觀了。要知道,現金是一項可怕的長期資產,不但沒有任何回報,而且肯定會貶值。尤其是在美國政府推出專門針對金融危機的緊急經濟穩定法案後,更會推動貨幣加速貶值。從今後10年的考察期看,股票投資的回報率一定會高於現金,而且會高出很多。

巴菲特在伯克希爾公司2005年年報致股東的一封信中說,對於伯克希爾公司和其他美國投資者來說,過去的這些年要想在股市中大把賺錢簡直是輕而易舉的事。一個真正稱得上長期的案例表明,從1899年12月31日到1999年12月31日的100年間,道·瓊斯工業指數從65.73點上漲到11497.12點,上漲了174倍,相當於年平均增長5.3%。

巴菲特說,如此巨大升幅的原因其實很簡單,那就是在這100年裏美國企業的經營非常出色,所以才使得投資者能夠從中分一杯羹。而目前(2005年)美國企業的經營依然非常良好,隻是因為投資者由於受到一係列傷害,從而在相當程度上減少了本該實現的收益。

巴菲特在這裏所說的一係列傷害,自然也包括2007、2008年從次貸危機到金融危機給投資市場造成的恐懼和實際損失,雖然他在講這番話時還不可能預見到這一幕。

當然,除了次貸危機、金融危機等突發事件外,由於不同投資者具有不同的投資風格,所以在這些投資者中自然會有一部分人賺錢、一部分人賠錢,但總的收益還是那麼多,會與整個股市所擁有的上市公司總體收益相符。隻要投資者不是頻繁地買進賣出,就可以通過減少這種摩擦成本的方式,獲取大大高於曆史收益的未來收益。

據巴菲特估計,美國所有上市公司的年盈利額約為7000億美元,可是由於投資者頻繁買進賣出而造成的摩擦成本大約要占到20%。也就是說,如果股市中所有投資者買入股票後持股1年不動,所有投資者的平均獲利將會比原來增加25%,即100%÷8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