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臘人給今人留下了極為豐富的文化遺產,其文化的形成至今依然在歐美乃至全球清晰可見,顯示出古希臘文化的寶貴價值和持久生命力,如宗教與神話、哲學(代表人物有在我國家喻戶曉的蘇格拉底,柏拉圖,亞裏士多德等)、文學、建築和美術、科學(有人認為,歐幾裏德歸納出來的幾何學公理體係給人的思想啟迪,就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怎麼也望塵莫及的[1])。在這其中,以古希臘城邦經濟、政治繁榮對後世的影響最大。
◎在建立古希臘城邦和大殖民運動過程中,處處充滿戰爭和血腥。用今天的眼光看,這些“革命”行為客觀上調整了生產力和生產關係之間的矛盾,推動了社會的進步和發展。例如,公元前9世紀斯巴達王來庫古(Lycurgus)所進行的一係列改革,尤其是他推出的國民軍事教育法和土地改革法、統一錢幣、土地改革等,可以說相當成功,甚至在那時就已經能見到部分現代民主、政治製度的雛形,他也因此被稱為斯巴達英雄。
◎社會總是在不斷的階級矛盾和階級鬥爭中向前發展的。不要害怕和掩蓋矛盾,更重要的是要用政治改革、經濟改革來化解矛盾。梭倫改革把希臘曆史向前推進了一大步,而之後隨著內部利益集團的鬥爭日趨激烈,梭倫的好友庇西特拉圖又於公元前560年建立僭主政治(直到公元前527年他去世為止),不但鞏固和發展了梭倫改革的重大成果,而且還使得雅典從各種派係鬥爭中解放出來,變得更加繁榮昌盛。在這裏,庇西特拉圖實施的一係列民生政策主要就是降低貸款利息、救濟貧困農民、把土地稅降到5%至10%、設立農村巡回法庭、大規模修建公共設施等,這在今天仍然可以看到是解決社會矛盾的重要法寶。順便一提的是,西方文學中最偉大的作品《荷馬史詩》就是在這時候整理編定的。
[1]許平中:《誤入歧途的明清江南經濟史探討》,233網校論文中心,2006年4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