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吳之亂,幾乎都與這個女人有關(1 / 2)

那時候孫權還年輕,納了淮陰美女步氏,步氏為人溫和,不驕不妒,宮中人都非常喜歡她。

步氏雖不是孫權原配,卻是孫權最寵愛的女人。然而,步氏並沒有給孫權誕下麟兒,隻生了兩個女兒:孫魯班與孫魯育。也正因如此,孫權稱帝時,想立步氏為皇後,遭到群臣反對,認為步氏一非原配二無子嗣,請奏立長子孫登的母親徐氏為後。孫權拗不過滿朝文武,索性就不立皇後了。

雖然沒有正式當上皇後,東吳宮中所有人、包括孫權都將步氏稱作皇後。依步氏的為人來看,她生養的女兒品性應該也不會太差,可事實上她的長女孫魯班,幾乎可以說是三國中最惡毒的女人。這,大概是隨了孫權吧。

或許是因為步夫人的原因,所謂愛屋及烏,孫權對孫魯班和孫魯育也極為寵重。

黃武年間,孫權為太子孫登聘娶周瑜之女為太子妃,又將周瑜長子周循召為孫魯班的駙馬。

周循有這樣一個堪稱千古風流人物的爹,還有一個天香國色的媽,以及這樣耀眼的家世,小夥子想必是當年東吳少女們心目中的白馬王子,事實上,史書也記載,周循頗有周瑜之風,文武全才。

嫁了這樣一個如意郎君,小姑子又極有可能是未來的皇後,夫君的前途可以說無可限量,自己的身份也將無比榮耀,孫魯班這時一定是非常得意的。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事情說變就變了,美好的夢景說破滅就破滅了。

先是丈夫周循結婚沒多久就病死了,留下年紀輕輕的孫魯班獨守空房;接著,她覺得可以倚重的妹夫兼兄弟孫登,也死在了老爹孫權的前麵。孫魯班這時的世界應該是坍塌的,仿佛一下子成了被世界拋棄的女人。

孫權心疼女兒,不忍心她年紀輕輕守活寡,就又為她物色了一個丈夫。這個丈夫全琮也不錯,其父全柔是孫氏宿將,也是世家。全琮本人富有謀略,年輕時便已遠近顯名,因功封衛將軍、左護軍、徐州牧,娶了孫魯班以後,又一直做到大司馬,其功名成就遠在周循之上。因為嫁給了全琮,孫魯班在史書上又有了一個“全公主”的稱號。

事情發展到這個階段,一切正常,孫魯班如果安安分分地做個全夫人,東吳朝堂也許就會少了很多血腥,然而,一切從“二宮並闕”以後,徹底變了。

“二宮並闕”,前麵我們講過,是孫權老年時辦的一件糊塗事,導致東吳朝堂朋黨相爭。當時支持太子孫和的,多是正人君子,其中就包括孫魯班的妹夫、孫魯育的丈夫驃騎將軍朱據;支持孫霸的,多是皇親國戚,比如孫魯班母親的娘家人步騭、孫魯班的現任丈夫全琮、孫魯班的堂侄孫峻等等,這個孫峻和孫魯班後來發生了很多難以啟齒的故事。

按照陣營來看,孫魯班應該是支持孫霸的。但不是,她兩個都不支持,應該說,她兩個都反對。問題就出在孫和和孫霸的母親王夫人身上。

究竟是什麼時候、什麼原因,誰也說不清,孫魯班與王夫人結下了不知什麼仇、什麼怨。估計是後宮女人之間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吧。總之,孫魯班看王夫人很不順眼,自然也覺得王夫人對自己很不友好,於是生怕王夫人的任何一個兒子當上皇帝,自己沒有好果子吃,於是極盡挑撥之能,在孫權耳邊大說王夫人和太子的壞話。於是就有了“王夫人在孫權臥病時麵露喜色”的故事。

赤烏十二年(公元249年),全琮病死。和自己意見相左的丈夫死了,孫魯班終於可以大展拳腳了。

這個時候的孫魯班已然半老徐娘,再嫁高位權臣、世家子弟的可能微乎其微,她索性也不再嫁了,轉而尋找“誌同道合”的夥伴。

她的這個夥伴就是孫堅的弟弟孫靜的曾孫孫峻,按輩分應該叫孫魯班堂姑媽。孫峻這個人長得一表人才,年少時就顯現出驍勇果敢,精明強幹,膽大剛決的一麵,又因為是皇族中人,很受孫權器重。不過孫峻的人品不咋地,他在東吳後宮出出入入,經常和孫權的侍妾亂搞男女關係,隻是瞞得比較嚴實,老昏的孫權一直不知道。

孫魯班和孫峻兩個人,各有所圖,看著對方也都順眼,沒什麼扭捏和害羞就在一起了,做出來很多辣眼睛的事情,有違人倫,此處就不細表了。

這兩個同樣心腸狠毒的人躺在床上一商量,很快就在太子人選上達成了共識——皇七子孫亮。

因為被孫和和孫霸的事情鬧得極為頭疼,孫權這時已有了改立孫亮的想法,所以對孫亮很是留心。孫魯班敏感地捕捉到了這個信號,於是和孫峻商議,由孫魯班出麵鼓動孫權讓孫亮娶了自己夫家人全尚的女兒小全氏,而全尚的妻子正是孫峻的姐姐,然後,兩個人一裏一外為孫亮唱讚歌。這樣一來,倘若孫亮登基為帝,兩個人也就都有了靠山。

事情按照孫魯班和孫峻的設想順利地進行著,孫峻開始大肆攻擊太子,力主立孫亮為儲,孫魯班時不時的就在父親耳旁吹吹風。孫權這個時候年老昏聵,在“二孫”及其支持者的鼓動下,終於下了決心。

那一年,先是太子孫和被廢,接著魯王孫霸被殺,而後支持孫和的朱據被人暗中指使偽詔賜死,東吳朝堂自此血雨腥風驟起。至於指使者何人,後世推斷很可能是孫峻和孫魯班。朱據去世後,孫魯育再嫁給車騎將軍劉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