棘手的二弟子固然令人頭痛,將至的劫雷更讓人坐不住。

祝錦準備動身前往玉海門。

臨別時,穆子舟這位新朋友把祝錦一路送到渡口。十裏相送,如此深重的情誼,祝錦內心自是感動的。

眼前是開闊的江麵,北風蕭瑟,兩岸的落葉簌簌落下。岸邊隻有一葉小舟,被粗實的繩索係住。

祝錦上了小舟,站在船頭,轉身對著岸邊的青年拱手。

“穆樓主送到這裏便可,早些回去罷。”

他背著桃木劍匣,與穆子舟辭別。

穆子舟眉目疏朗,江岸的風輕輕吹動他的衣擺。

“咫尺不相見,實與千裏同。”

祝錦颯然一笑,啟程。小舟在江水的波濤間上下浮沉,正如今後不安動蕩的一生。

玉海門處在玉海峰。如果非要形容這座山,那就隻有一個“潤”字。這裏雨水豐盈,一年到頭,常有細雨連綿的天氣。

因為經常下雨,山裏的植物也生長得格外茂盛。這裏藏有諸多珍稀的草藥。溫邈年幼的時候,祝錦經常帶他在山林間穿行,隨路辨認那些稀奇古怪的仙草。

這次回來,祝錦不準備打草驚蛇。他提前打聽過了,門主溫邈近來在蒼雁門做客,一時半會回不來。

祝錦就要抓住他不在山的這段時日,趕快把藏經樓裏麵的書看完。

玉海門的守山大陣會阻礙一切對她不利的敵人,但祝錦顯然不是這陣法攔得住的。他輕而易舉解開陣法,繞過那些守陣的弟子,從一條不為人知的小路上山。

以防萬一,他用幻術變了一身玉海門校服。玉海門的穿著打扮仙氣飄飄,大多是白色和柳色相間,這是他們的門派風格。

而且他們喜歡佩戴玉石,尤其喜歡翡翠。男子大多係了劍穗,女子的選擇就多了,有手鐲項鏈,玉簪額飾等等。

這玉海門的弟子大多出身不凡,是一幫世家子弟。祝錦當初為了製止世家欺淩同門的惡事,耗費不少心力。也不知溫邈接手掌門之位後,有沒有好一點。

但仔細想想,也知道不可能。溫邈本身就是修真世家溫氏出身,他就代表這部分人的利益,又怎能為他人說話呢。

想起二弟子,祝錦使勁兒甩甩頭。

算了算了,想點開心的。

玉海門的藏經樓,與其說是一棟樓,不如說是一群樓。

他繞過重重陷阱機關,來到這裏,看著眼前的樓群,眼前一黑。

要知道他小時候跟著師父學藝,就不愛看書。都是師父每天抄起書追著他揍,他才能看進去一兩頁。

來都來了,也不能空手而歸。

祝錦隨手掐訣,輕而易舉解開門口的鎖陣,進了距離他最近的藏經樓。

一進去,他的眼睛就要花了。他看見的隻有書、書和書。

列在架子上的、堆在書案邊的,連角落裏都有。

這麼多書,看是看不完的,所以祝師選擇作弊。

他這次兩手掐訣,換了一個複雜的咒法,修長的手指變換著,整個藏經樓的書瞬間懸空。

書頁嘩嘩地翻起來,祝錦站在藏經樓的中央。整個藏經樓中間被打通,可以從最底層看到最上麵。

祝錦等待著。

不多時,一本褐色封皮的書飄到他麵前,接著是兩本藍色的,還有一本是黑色。

……

等到法術的效果消失,祝錦已經翻遍了眼下這座藏經樓的書。有用的,就是眼前這十本。

十本當中,真正派得上用場的,隻有其中一本。

這是一本遊記,是一位名叫陸舟的前輩所寫,不知是否為化名。

遊記當中正好記載了四個字——紅繡之山。

原來這所謂的紅繡山,是一座種滿了木棉樹的靈山。每到花期,漫山遍野的紅花如同燃燒的烈火,又像繡娘手中的大紅綢緞,所以為它取了這樣一個名字。

隻是……開著木棉花的山,絕對不止一座。到底哪一座才是呢?

祝錦思考著這個問題。他想,還是要找到下半句的出處才行。

尋找下半句,就沒有上半句那麼順利了。祝錦連翻兩棟樓,一直找到夜深,也沒有發現半點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