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3章 極具震撼(2 / 2)

但是在那一戧之下,古鎮的風貌卻是蕩然無存,也就是表象徹底被摧毀了去。

這座出自前南訕寺小佛國的破碎一角,是前南訕佛國破碎的諸多遺址中,風貌保存最為完善的一處,說沒就沒了。

好在鎮子裏的裔民已經逃出城外,才使得風土人情沒有被趙州抹掉。

趙州見到麵色依舊平靜的懷素,忍不住問道:“泥菩薩還有三分火氣,這都能忍?”

懷素突然想到了葉楓,隨即提起鎏金龍筆,眼瞳中鋒芒畢露。

這根本不是火氣,而是燃燒的怒火!

趙州一臉笑意,緩緩向外走出,最終來到不遠處的那座百丈骨體之下。

他站在巍峨的骨體下方,就像常人站在一座高塔之下一樣,極其渺小。

隻見趙州攤開雙手,湧動於肉體之中的力量翻湧而起,而後便見到力量將其肉體緩緩撐開,向外膨脹。

上方骨體亦是攤開骨臂,像是在征召天地之力。驀然間,天際之上風起雲湧,好似數條大布匹練在半空迎風招展,裹卷天地,氣象壯觀。

一股子厚重感自天際傾瀉而下,像是瓢潑大雨般。

懷素倒提龍筆在手,筆尖金光紛亂如流螢,拉扯出一團金線,細看下去,竟然都是纖細如發的龍蛇之影。

他這才抬眼看向那七十二條纏繞於骨體之上的龍影,繚繞在趙州骨體之上的龍影氣勢雄渾,雖然不至於鱗爪畢現,但那股子潛藏於石刻之中的雄渾氣勢卻是極具震撼。

看似隻是以肉體力量凝聚而成的龍影,實則其重量絕不亞於那座古橋之重。

古人修建橋梁都喜好雕刻龍像,一是能起到修飾橋梁的作用,讓橋梁看起來更為美觀大器。

二是龍是水行第一的存在,具有鎮壓水患之效,讓橫行一方的蛟龍之屬不敢在立橋之地掀風舉浪,禍及城池。

這座自天際遺落人間的古橋,它最初用意不是用以鎮壓水患,因此橋上所刻的石龍也就不是純粹的水行之龍。

若是這七十二條龍影主水,那對於趙州來說,對於其日後登高破境無疑會是一個極大的阻礙,再加上他那無骨人的身份,選擇水行之龍作為骨樓,更是大忌。

因此,這些原先遊弋於橋體之中,現今潛行於其骨體之內的龍影,應該是五行之中的土行之龍,土行龍主山嶽之重。

某些風水大家認為,山嶽龍脈就是這種沉睡於山體之中的“土龍”外顯,不過這種說法並不被多數之人認可。

因為這關乎到皇室的龍脈國祚,而龍袍上所繡的可是五爪金龍,並非什麼灰溜溜的土龍之屬。

在民間,土龍是蚯蚓的謂稱,那種肮髒的小東西,怎麼能跟繡在龍袍上的五爪金龍相提並論?

不過在一部典籍中對於土龍,也就是蚯蚓有著很高的讚譽,值得一提的是,土龍也是無骨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