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指南:最關鍵的準備是內在的準備(2 / 3)

成為大美大愛的管道

聲音是否能打動人,和嗓子好不好一點關係都沒有,就像笑容是否動人與五官十分端正一點關係都沒有一樣。想一想,頭腦中出現的最動人的微笑是什麼?是我4歲女兒嘟嚕著小花臉兒的頑皮的笑,是某個攝影家撲捉的飽經風霜的農民老大爺那帶著豁牙的笑。他們比電影明星在照相機前擺Post時的笑動人多了。

是生命的感受力和對生命的慶典給微笑以魔力,聲音也是如此。心對大美和大愛的敏感和沒有遮攔的禮讚,是美妙聲音的秘密。

如果你有愛但是沒有察覺,你就不會體現愛;如果你讓別人主導你應該怎樣感受,你就不會把自己的身體作為大美的通道。如果你不愛自己,你就沒有領會自己作為傳播大美大愛的管道的角色。心無掛礙才是大美通道的開始,當美在你心中流過,你的聲音、你的畫筆、你的琴鍵、你的筆尖洋溢著美,洋溢著愛,那是來自宇宙的愛,是宇宙智慧的流淌。所以當你張嘴發音的時候,放棄自己的把持,讓自己全然投入宇宙的大美和大愛中,沒有掛礙,沒有評判,沒有遮攔,有的隻是禮讚,隻是沐浴在這個大美和大愛中的感恩和享受,你在用你的聲音跳舞。

這樣你就明白為什麼著名主持人宏亮曾經說,他做廣播是對自己的恩寵了。我們作為聽眾的其實隻是旁觀者了,嗬嗬。但是我們駐足在這裏不肯離去,因為,他從源導引而出的大美和大愛熠熠生輝,那種光和愛,提醒著我們是從哪裏來的,那種鄉愁讓我們流連忘返。

如果你知道了美妙聲音的秘密,你就知道了所有美妙藝術的秘密,知道了自己無窮的力量,你也是個管道,隻要你選擇,你可以隨時與大美和大愛相連。

隻能用神來表達這個難以言表的神奇力量。不管你有沒有宗教信仰,你都不會錯過自己曾經的莫名的感動,這種感動是心弦在大美和大愛觸動下的音樂。讓自己的心弦不染一絲塵土,不受一絲掛礙,讓她永遠都是大美和大愛最敏感的回應。那樣,你用嗓音表達,就是天籟之音;你用身體表達,就是仙女下凡;你用畫筆表達,就是出神入畫;你用文字表達,就是字字珠璣;你用生活表達,就是天上人間;你用愛情表達,就是轟天動地。

實現身心整合、物我合一

莊子講述了一個製作鍾架的藝人的故事,傳達了如何實現所謂“鬼斧神工”、傳達上述那種撼人力量的過程。他在外篇·達生中記載,戰國時期的魯國有藝人梓慶,技藝精湛,魯候問他,他的技巧在哪裏。梓慶答道:

“臣工人,何術之有?雖然,有一焉。臣將為鐻,未嚐敢以耗氣也,必齊以靜心。齊三曰,而不敢懷慶賞爵祿;齊五日,不敢懷非譽巧拙;齊七日,輒然忘吾有四枝形體也。當是時也,無公朝,其巧專而外骨消。然後入山林,觀天性,形軀至矣,然後成見鐻,然後加手焉;不然則已,則以天合天,器之所以疑神者,其是與!”

梓慶說,“我是個工人,哪裏談得上什麼技術,不過有一點,我製鐻之前,不敢耗費心力,一定要齋戒靜心。齋戒三天後,不再有請功行賞的功利之心,齋戒五天後,不再有是非巧卓的評判心,齋戒七天後,忘記了自己的身體欲望。那時,心中全然沒有了朝拜君主的想法,外在的誘惑幹擾不存在了,我能夠全然專注自己的創造。這時再進入山林去選撥原材,依照樹木的本質和特性,仿佛看到那顆樹成為鐻之後,再動手加工,不是這樣絕不開工製作。以我的天性和木材的天性,我做出來的鐻之所以被人視為鬼斧神工,應該是這個緣故吧!”

梓慶的絕招不在於製鐻過程中的具體技藝,而是為了投入創造狀態實現身心整合、物我合一而作的內在修行。當他能夠排除功利心、評判心和身體的束縛的時候,就能最大程度上整合成為那個與源相通的本真自我,這種本真自我的取得是實現物我合一的必要條件,才能“以天合天”。

無獨有偶,在一次工作坊上,有人問亞伯拉罕智慧,怎樣才能完成自己的書,他們的建議是,寫成一部書隻需要6個月,第一個月實現合一,第二個月在合一裏度過,第三個月在合一裏度過,第四、第五個月寫書,第6個月編輯。他將一半的時間都用在實現合一上,因為合一境界是獲得靈示和天啟的條件,一旦合一,你就有了最有利的合作夥伴。中文中讚美好的文章的時候,人們會說“此乃天成”,隻有借助超出人的心智以外的智慧才能有不凡的創作,在某種程度上的確是“天成”的。

所以,無論做什麼,最關鍵的準備是內在的準備,因為當你具備了與源接通的能力的時候,你就具備了所需了所有信息和靈活應變的智慧。我自己在一對一的個案輔導過程中,做的最關鍵的準備不是去設計課件內容,找案例和參考資料,而是花至少30分鍾的時間進行靜心冥想,進入與大智慧相通的狀態,同時向冥冥之中,請求指引和暗示,找到對對方最有效的信息和方法。這個過程屢失不爽,我接受導引後問的問題,經常出現與個案當時的心境有驚人的巧合。

合一需要每日的修煉

我們的認識會在修行中不斷出現並提升,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在自己內心開辟一塊修行的園地,讓啟示能夠不斷深入。沒有修行,一切都停留在抽象的層麵上。——福克斯(JenniferFox),美國藏傳佛教修行人

正如梓慶要幾日齋戒靜心來實現合一一樣,我們需要養成每日的修煉,來逐步提高自己與源狀態的接近,這樣才能在需要的時候,導引大智慧和創造力。

我們都知道早上起床後出門前會梳洗打扮,我們想以一個神清氣爽的麵貌出現在世人麵前。還有一種麵貌是看不到的,但是每個人都能感知到,這就是你的能量光環,這種光環的來源是一個人與源合一,體現源所具有的喜樂和能量,而合一需要人自身情緒和狀態調整到沒有執著和負麵情緒的幹擾的狀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