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我都有內在知的導航。
電影《泰坦尼克》號中的一個鏡頭:露絲發現傑克被手銬銬在地下室的鐵欄上,那時泰坦尼克號已經撞上了冰山,地下室開始進水,情況緊急。傑克被手銬銬住,哪裏也去不了,他們不知道鑰匙在哪裏。在地下室馬上就被海水淹沒節骨眼,露絲隻能試著用斧頭去砍斷傑克雙手之間的手銬。啊,那段距離不過2厘米,卻需要揮動斧頭不偏不倚地落在這個狹窄的間隙上,揮動斧頭的力度要大,不然坎不斷手銬,但是也要落地準確,不然會砍到傑克伸出的雙手。在那個關鍵的落斧時刻,我們看到露絲揮起斧頭,閉上了雙眼。她似乎知道當你無法百分百控製眼睛和手的協調的時候,隻有回到內在,信賴內在的指引。結果斧頭十分準確地以強大的力量落在手銬之間狹窄的連接上,砍斷了手銬。
所以,放下大腦的知和掌控,才能讓更深的知騰飛,成為我們導航。當我們跳下去的時候,才找到自己其實可以騰飛的翅膀。有一種能力在於臣服;有一種天才在於抒發。當我們具有了臣服和抒發的能力,我們就有了開辟無限神秘寶藏的能力。
很多人所說的藝術家的創造靈感恐怕就是如此。這種靈感的應驗,不在於我們多麼努力,而在於我們多麼無為。我們所需要做的就是給這個巨大的衝動讓路。
這種衝動來自於何方呢?和我們有什麼關係呢?如果你曾在朝霞中的海邊漫步,或者在雨後凝視帶著雨珠的玫瑰,你就是知道,有一種力量與神秘無所不在,我們作為人就剩下感歎她的神秘和偉大了。我知道,這種力量就像浮在湖麵的晨霧一樣一直靜候在我的身邊,我隻需轉向她,就能與她實現連通。
環境的變化讓我們找到了認識自己的新的視角,有的時候,我們對未來的世界很好奇,有的時候我們是被迫去,但是怎樣的心態就決定了整個探險的風格,當我們能敞開,讓自己隨遇而安的時候,我們就讓世界成為我們的鏡子,看到整個心靈的狀況,有的人說需要進行朝拜之旅才能看到旅途中展現的自己的內心,而隻要當你心無掛礙地投入新的環境中、帶著意念與宇宙接通的時候,你就成為了一個朝聖者。這個“聖”是那個我們與生俱來的靈性之源,當我們與源接通,我們就成為源的窗口,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無所不有。
這個“能”的過程也是小我成長的台階,從原來不能,到現在通過展現源而能了,小我就得到了確認:原來我能,從而就更增強了在小我層次上的信心,就讓她有了專注,讓大腦的構建活動有了基點。就仿佛作為窗口的我們是個接球手,接到宇宙的球後,給小我去加工和提煉。在提煉的過程中,小我得到成長。所以兩個步驟都需要,敞開接球,就像你進行寫作創造,讓自己在寫作中臣服於大智慧的指引,讓自己能夠導引大智慧和精妙文字。當你知道你可以通過導引實現超級寫作的時候,小我,就是這個有邏輯和行動力的我需要安排時間來讓自己進一步撬動這個能力,來服務整個人的成長。
我坐下來,就有文字從我的手頭流出,我激情澎湃,我知道有一個大我在這裏美麗顫動。我所需要的就是專注、放鬆和成為她的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