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二十三年(649)四月,太宗駕臨翠微宮,這時侯太宗的病情已經很嚴重了。太宗大概也知道自己大去之期已經不遠了。
太宗是有家族病史的,一般稱之為“風疾”,類似於現在的高血壓之類的心腦血管疾病。其實,除了身體上的疾病之外,給太宗身心造成沉重打擊地就是,發生在貞觀十七年的太子事件,太宗希望做個好父親,不希望自己的兒子為了爭江山而弄得魚死網破,可是實現卻事與願違。。看得出,太宗對太子李治的仁弱是很不滿意的,可是他又沒有辦法,他實在是已經別無選擇了,他也曾考慮過將自己的帝位傳給很像自己的吳王李恪,但是他不得不放棄。為了給太子以後創造一個良好的執政環境,太宗急於處理一件又一件的事物,他把那些可能對太子產生威脅的大臣,要麼殺掉,要麼貶官;這時候的太宗已沒有了原先的那種從容不迫,他變得有些急躁,有些惱火。為此,太宗也積勞成疾,身體一天天的垮了下去。
太宗對太子李治說:“李勣才識很高,可是你對他沒有什麼恩澤,恐怕不能懷柔他,讓他臣服。我如今就貶黜他的地位,如果他馬上就走,等我死後,你就任用他為仆射,寵信他;如果他徘徊瞻顧,有所期盼,那隻好就把他殺了。”五月十五日,就任命中書門下三品李勣為疊州都督。李勣接到命令,連家都沒回就直接前往疊州上任。
太宗的病情日漸嚴重,太子李治沒白天沒黑夜地伺候在太宗身邊,有時好幾天都吃不上東西,就連頭發都有些花白了。太宗流著淚說:“你能夠這樣的孝順,就算我死了也沒有什麼可遺憾的了!”
五月二十四日,太宗把長孫無忌召進含風殿。太宗躺臥著,用手撫mo著無忌的麵孔,無忌痛哭,不勝悲痛;太宗悲痛地連話都說不出,就下令無忌出去了。
二十六日,太宗又把長孫無忌和褚遂良一起召進了臥室。太宗對他們說:“朕現在把以後的事情全部都委托給你們諸位。太子仁慈孝順,是你們所知道的,希望你們以後好好地教導他!”太宗又轉過頭對太子說:“隻要無忌、遂良還在,你就不必憂心天下的事情。”太宗又側過臉對褚遂良說:“無忌對我忠心,我擁有天下,大多靠他的力量,我死以後,不要讓饞人挑撥陷害他。”接著,命令褚遂良草寫了遺囑。
沒多久,太宗就駕鶴西去了,一代英明的君主,曾經盛極一時的貞觀王朝,曾經南征北戰的文臣武將,就這樣畫上了最後一個句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