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其他電子金融形式(3 / 3)

②其次是借助Internet發展網絡傳送,降低費用,拓展用戶群。

除了要求更多數據外,用戶們也越來越關心服務商傳送數據的方式。最近,銀行已開始建設專用網絡,與客戶之間架起了各種電子橋梁,這些網絡都以Internet為基礎。而一些服務商,迄今為止一直拒絕與這些公開網絡連接,因為靠向客戶收取使用他們獨特網絡的費用,他們已賺了大錢。發展與Internet相通的網絡會改變整個行業的麵貌,它使原來隻能向高價值客戶提供的投資決策支持服務也同樣能向低價值的客戶提供,從而利用服務產品轉移市場的方式獲利。美國布裏奇公司已開始重組,目的就是為了利用這些網絡向客戶提供更有價值的服務,1995年,投資銀行安德森——斯托公司買下了布裏奇公司,促其改組。

實踐總是走在理論的前頭。當人們還無法言說清楚何為新經濟時,新經濟卻已實實在在地製造出了一個又一個的“神話”。2000年1月10日,美國在線以1830億美元的巨額資金,兼並了全球最大、最古老、也是傳媒產業龍頭的主宰美國文化娛樂業七八十年的華納公司,從而把代表舊經濟的傳媒巨擘與代表新經濟的網絡帝國合二為一,創造出了一個將娛樂、信息、通信及在線服務融為一體的具有無比優勢的混合“巨無霸”。而就在5年前,美國在線還隻是個處在破產邊緣的“小不點”。今年2月29日,香港盈科數碼動力出價359億美元入主、收購了占據香港電話服務市場97%份額的“大哥大”——香港電訊,真刀實槍地演出了一場“蛇吞象”的網絡神話,而此時,盈動成立還不足14個月。

是什麼在支持這些後來者的飛速擴張呢?是什麼因素使得這些乳臭未幹的小子們能迅速吞掉那些巨人般的老牌勁旅呢?專業人士認為,美國在線、盈動能成功收購的根本原因在於它們順應了世界新經濟發展的大趨勢;它們的收購行為是新經濟時代技術及經營理念急劇更新的必然產物。

無庸置疑,新經濟時代是真的來了。以美國為例,1969年,在股市市值前25位的美國公司中隻有4家是電信類的。到了1999年,這一數字變成了13家,即使在作為發展中國家的我國,我們也時刻能感受到撲麵而來的新經濟熱浪。

新經濟完全不同於傳統的經濟形態。它以信息技術為平台,以包括信息產業在內的高科技產業群為經濟支柱。在新經濟時代,信息技術將滲透到每一個經濟活動之中,迫使各公司機構迅速改變管理架構和製度、業務形式、分銷渠道以及發展策略,也就是說必須使其商務活動全麵電子化。因此,我們說,電子商務是新經濟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與傳統商務模式相比較,電子商務是一種全新的商務模式,它依靠互聯網和信息技術,使得新經濟時代的商務活動呈現出嶄新的特質。

為什麼電子商務具有如此的魅力?被譽為網絡新貴、數碼超人的李澤楷分析說,這是由於傳統商務模式受製於長久的產品周期和龐大的經常性開支,而且獲取供應商及數據資料的渠道有限。相比而言,電子商務則可以完全克服這些障礙,從而降低成本、節約資源、提高效率、創造新的商機,為整個社會創造巨大的效益和財富。

據專家估計,網絡技術、電子商務將使美國的勞動生產率提高300%。到2002年,全球因應用電子商務而節約的成本將為125000億美元。可以肯定,在本世紀,新經濟將成為全球經濟的主流形態,電子商務也將成為全球商務活動的主要方式。正如王選教授所言:“在曆史上還沒有一項技術像網絡這樣,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影響如此多的人,我們今天可以討論網絡泡沫,討論怎樣減少泡沫,但不能不發展。麵對網絡浪潮,錯過一段時間可以原諒,可怕的是錯過一個時代。”

讓我們拋棄疑慮,全身心地投入新經濟的懷抱!

讓我們團結起來,把電子商務進行到底!

因為,現在在新經濟時代,網絡比上帝更有名,更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