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電子貨幣、電子支付是電子商務的重要組成環節,現代化支付係統的建成,將為我國電子商務的應用和發展提供良好的金融環境。
在我國,金融體製改革將使各家銀行麵臨空前激烈的競爭,而電子商務的興起同時也為銀行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發展空間。要實現最終意義上的電子商務,還有賴於電子銀行的普遍建立以及電子現金、電子支票、電子支付的真正實現。中國銀行、工商銀行、招商銀行等國內各大銀行及金融機構紛紛在Internet上建立自己的主頁,並提供有關的信息,為進軍電子商務時代而積極備戰。
電子商務能否成功實施,關鍵的一環在於現有的銀行體係能否適應電子商務時代嶄新的支付與清算需求。網上交易必須通過銀行,對於金融界意味著前所未有的生財之機,而這也是為什麼所有世界級大銀行都在緊鑼密鼓地加速傳統支付與清算體係改造的原因。
但目前,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金融電子化還有相當大的差距,還存在著一些不可忽視的問題。
(1)缺乏總體規劃和標準的約束
與發達國家金融電子化建設在最初就按照係統工程的理論和方法,根據管理信息係統的基本原理,在總體規劃指導下,按照一定的標準和規範,分階段、按子係統逐步開發和實現的做法不同,我國金融電子化是在一無規劃、二無標準的情況下起步的。由於缺乏對大規模事務處理係統開發的經驗,在係統建設中,標準化意識不強,開發的各類業務係統缺乏統一的業務規範和信息格式標準,即便是同一銀行係統內的各業務係統也無法實現數據共享,造成社會勞動的浪費,已有係統無法發揮應有的作用。
在80年代中後期到90年代初期的第二輪大規模網絡建設和業務係統建設中,雖然各銀行係統在總結以往經驗教訓的基礎上,根據自身業務發展的需要,製定了相應的發展規劃和相關的標準。但由於僅局限於自身業務發展的需要,仍然缺乏金融係統各銀行間網絡互連標準、業務傳輸格式標準以及銀行專用設備的開發和應用接口標準,使得各銀行之間的網絡不能互通,由此造成的損失是巨大的。最典型的例子是ATM和POS係統的建設。人們經常可以在一些城市的大商場門前看到同時豎立著工、農、中、建、交等銀行的ATM機器,在商場的同一櫃台上同時擺放著屬於不同銀行的多台POS機。
(2)金融電子化係統的整體效能差
我國金融電子化目前主要用於對客戶櫃台業務的分散處理,因此,主要停留在事務處理階段,且缺乏對金融活動中所產生的大量對銀行經營管理和決策有用信息的采集、加工、分析和利用,無法支持銀行管理和決策職能,銀行的管理和決策仍然以傳統經驗為依據,使係統的整體效能差。
(3)金融信息通信網絡的規模小、水平低、安全性差
我國各金融機構雖然都建立了規模不同、采用各種通信方式的城市和全國通信網絡,但除了人民銀行的衛星通信網絡初具規模、通信支持服務較具綜合性以外,其他各銀行的網絡規模都較小,基本上都是采用專線,沒有金融網絡中心的專用事務處理信息傳輸網,不能適應我國金融業務發展的要求。同時,對網絡的安全保護措施不力,許多係統在十分脆弱的環境下工作。阻礙了我國金融信息係統向深層次發展。
20世紀90年代以來,世界各國的銀行紛紛改變金融電子化係統的建設策略。采取由銀行的業務部門和科技部門共同合作,提出具體的業務需求。而係統的建設則外包給專業的軟件公司來承擔。金融電子化管理部門的工作重點則由主要以進行係統開發為主,變為主要從事金融產品的設計、金融電子化的管理和係統維護工作,使電子化部門成為信息時代銀行的重要戰略部門。因此,我國金融電子化,也應該順應這一潮流,定期向社會公布我國金融電子化建設的進展和發展規劃,鼓勵更多的專業軟件開發公司參加到我國金融電子化建設中來。
4.我國金融電子化的發展策略
在人類社會即將邁入21世紀之際,電子商務對我國金融電子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立先進高效的、以計算機網絡係統做支撐的全方位、全開放、全天候,能支撐我國金融業務、金融管理和金融決策的金融電子化係統,已經成為中央銀行製訂貨幣政策、強化金融管理、防範金融風險、商業銀行開拓金融業務、提供金融服務和提高自身競爭力的迫切要求。我們應該在認真總結20年金融電子化發展正反兩方麵經驗和教訓的基礎上,加強各項工作,促進我國金融電子化向深層次的全麵電子化邁進。
電子商務是在虛擬市場中進行的,解決電子商務的支付和結算問題,需要通過電子銀行等網上金融機構來進行。銀行係統在電子商務活動中承擔發行數字貨幣、製定電子支付規則、實現支付中介、創造信用流通工具、提供電子支付安全保護措施等一係列重大責任,隻有加快金融機構的電子化進程並提高業務素質,才能確保電子商務的支付和結算順利進行。金融電子化的質量和層次不僅影響國際電子商務之間的接軌和集成,也更大程度地影響消費者對電子商務的信心。
根據我國現行的金融管理體製,我國金融電子化係統的建設和管理,應該在中央銀行提出基本的網絡互聯要求,公布基本的信息傳輸格式和基本的信息采集要求和計算機審計要求後,由各家銀行自行決定自己係統的建設方案、建設原則、網絡拓撲結構和設備選型等。中央銀行的重要職責是協調好各銀行之間的關係。
目前,可由人民銀行為主,做好對涉及到我國金融電子化發展全局的各種標準、規範和製度的製定、頒布和實施工作。在積極采用國際標準和先進國家標準的前提下,結合我國銀行經營、管理和決策及風險防範等的實際需要,盡快製定我國金融係統的網絡互聯接口標準、銀行業務信息傳輸格式標準、與銀行卡工程相關的業務和卡片技術標準、與中央銀行執行貨幣政策相關的信息采集標準、中央銀行進行監管的業務需求標準、商業銀行開展網上業務和電子商務的相關標準等。以便為我國金融電子化向深層次發展創造必要條件。
金融業是一個高風險行業。如何防範金融風險已經成為金融業的一個永恒話題。與此同時,利用信息技術積極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也成為世界各國金融電子化的一個重要發展方向。在眾多的金融電子化係統中,管理信息係統是連接各金融業務子係統,對各金融業務子係統所產生的基礎數據進行采集、加工、分析,為管理者提供及時、準確、全麵信息及各種信息分析工具的核心係統。它的建設和完善,對全麵提高我國金融業的經營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是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的必由之路,也是金融現代化的重要標誌。
參與電子商務除了交易雙方外,還涉及到海關、商檢、銀行、外彙管理、貨物運輸、信息產業等部門和不同國家和地區,不僅要求國際上有強有力的綜合協調部門,國內也應提供相應措施來製定統一的管理框架,如作為開展電子商務關鍵的認證中心。許多部門都在建立自己的認證中心,但是如果標準不統一,帶來交叉認證等問題將會增加交易成本,不利於電子商務的發展。目前,我國信息化市場尚不成熟,體係不健全、不規範,各種欺詐行為屢見不鮮,許多企業信用度不高,市場缺乏必要的自律和嚴格的社會監督。同時,社會和企業的信息化程度還不高,現代企業製度尚未完全建立。因此,加速培育成熟的市場和提高企業信息化水平,培養和開發企業對電子商務的需求是引導企業發展壯大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