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春天,對日軍來說,整個山西成了遊擊戰的泥潭,部隊總是處於不斷地損失中。實在是無法忍受。於是,在3月底,日軍駐山西第一軍司令部策劃了名為“九路圍攻”的掃蕩作戰,作戰目標為十八集團軍總指揮朱德指揮下的山西太行山區東路中國軍隊。並於4月初開始執行。戰前,日軍第一軍司令官香月清司中將大約是信心滿滿,因裝備良好的支那軍都被日軍打跑或打垮了,十八集團軍指揮下的軍隊,或無補給,或是殘敗之軍(如第73師等),應是穩操勝券的。
4月4日,日軍的第108師團(師團長下元熊彌中將)主力、第16師團(師團長中島今朝吾中將)、第20師團(師團長川岸文三郎中將)、第109師團(師團長山岡重厚中將)及酒井旅團各一部八個聯隊共三萬餘精銳部隊,南自邯長公路(邯鄲至長治),北自正太路(正定到太原),西自同蒲路(大同至風陵渡),東自平漢路(北平到漢口)各處出動,開始了對預定地域------晉東南地域的中國軍隊的大規模掃蕩和圍攻作戰。
中國軍隊在東路軍總指揮朱德、副總指揮彭德懷統一指揮下,以129師及新一旅的部分兵力互相配合,在內線牽製、消耗日軍。以大量埋設的真假地雷遲滯日軍行進速度。而將129師主力第386旅全部、第385旅769團、115師第344旅第689團及新一旅一團等部主力由遼縣以南東進日軍合圍線之外的涉縣以北暫時避敵鋒芒。
4月10日前後,日軍從東、西、北三麵相繼侵入中國軍隊地域,遭到中國軍隊的頑強抗擊。日軍因頻頻被地雷、陷阱、冷槍等襲擾,而進展極慢。由榆次進攻的一路日軍109師團的兩個大隊,被129師獨立支隊一部、新一旅的一個營及榆次遊擊隊阻滯於闊郊、馬坊一帶。由太穀、祁縣進攻的一路日軍第108師團的一個聯隊被國軍第94師、第164師及新一旅一部阻滯於東西團城地區。由洪洞進攻之日軍20師團一個聯隊被115師344旅一部、八路軍總部特務團、山西新軍決死1縱隊、決死3縱隊和國軍第17軍等部阻擊於沁源地區。由元氏、讚皇進攻之日軍第16師團一個大隊被129師遊擊支隊、冀西遊擊隊阻滯於九龍關以東地區。由邢台進攻之日軍第16師團約一個大隊1000餘人被129師先遣支隊及當地遊擊隊阻滯於漿水鎮以東地區。由涉縣進攻之日軍第16師團兩個大隊被國軍騎兵第4師、129師獨立支隊一部阻滯於麻田地區。以上六路日軍都被阻滯於八路軍根據地以外。
另三路日軍為:由平定進犯的日軍108師團一個聯隊進占和順,迫近遼縣縣城。沿途遭到八路軍內線部隊各部的不斷襲擊。襲擊部隊番號為129師獨立支隊,汪支隊,新一旅二團二營、115師第5支隊等。而還有日軍108師團步騎6000餘人兵分兩路,一路以第104旅團第105聯隊(聯隊長工藤鎮孝中佐)為主,由長治經襄垣北犯遼縣。一路以第25旅團第117聯隊(聯隊長柏琦延二郎中佐)為主由屯留北犯沁縣、武鄉。
當查明敵情後,我軍主力從涉縣以北返回武鄉,伺機殲滅一路敵軍。1938年4月15日,日軍117聯隊連續撲空後,已成疲憊之軍。因我軍動員百姓堅決實行了堅壁清野,日軍找不到食物,忍饑挨餓之下,遂放棄武鄉,沿濁漳河向襄垣方向撤退。當我軍趕到武鄉時,日軍已離開兩小時。我軍乃實行輕裝,扔下非必須戰鬥用品,分左右兩路平行追擊,於16日拂曉於武鄉以東的長樂村追上了敵軍的後尾輜重部隊。其時,日軍正擁擠於一條狹窄河穀裏,一麵是濁漳河,一麵是山崖,處於行進狀態,全無戰鬥準備。我軍129師386旅於是占領兩側和前方高地,不及等待其他兄弟部隊趕到,抓住戰機,突然開火,幾十發**同時落入日軍行進隊列,輕重機槍彈雨點般的潑向日軍人群,打得日軍亂作一團,人仰馬翻。我軍立即發起衝鋒攻擊,日軍被截為數段困在狹窄的河穀裏無法展開。當被打蒙了的敵軍清醒過來後,有幾股敵軍調整了力量,端著刺刀向八路軍陣地反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