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破擊平漢線(1 / 2)

自1937年11月日軍占領太原後,陳邦棟就知道山西戰場大的戰機已消失,再也沒有國軍在正麵牽製鬼子的兵力和注意,於是轉而進行分兵發動群眾的工作。自己將精力轉向部隊的後勤部門。

後勤部門的事情想做好可不是一般的難,而是非常困難。比如想造子彈吧,當時的設備是用紫銅做彈殼,可到哪裏找高純度的紫銅去。難道靠部隊割來的電線嗎?於是部隊就有了個額外的任務,戰鬥結束要撿回彈殼。

再比如,造子彈的炸藥吧,用**做子彈可不行,那可打不遠,於是為了要找炸藥,不得不千方百計,比如,派人到兩軍激戰幾十天的忻口戰場,看有沒有未爆炸的航空炸彈,有的話,就將其從泥土中小心挖出,再更加小心的拆去引信,掏出幾十公斤(千克)****。

又如,利用在大同俘獲的日本地質技術人員找到的耐火泥,製成耐火磚。建個小高爐(大了會被日軍偵查機發現)用小鼓風機(大同繳獲)向爐內吹空氣,千方百計煉出鐵水來,好做手榴彈和地雷的外殼。但鐵礦石含鐵量低,選礦太占地,不隱蔽。

總之,費力很大,進展極小。其原因是中國農村沒有工業的基礎,還要躲避日軍飛機空中的偵查。

到1938年上半年時,新一旅發動民眾擴大武裝的工作有了很大進展,部隊達到了一萬五千人,但同期遊擊戰繳獲的槍械遠遠不夠,於是,陳邦棟就設想帶部隊到平漢線去進行一次戰鬥,弄他一列日軍軍火列車,武裝一下部隊,讓沒有槍的士兵能都有槍。於是在和地下黨組織聯係上,並報告了上級領導同意後,部隊出發了。

一萬餘人的部隊用晝伏夜出的方式向敵軍後方開進,每到一處就封鎖消息,人員隻許進,不許出。千方百計遲滯敵軍情報的傳遞。部隊到了一地後,如要吃糧,通常是向大戶人家購買,這一點陳部比其他各部都好,因在敵占區,就使用日軍軍票。百姓拿了此鈔票後,也可以用出去,不是白損失糧食。

此時,中國戰場發生的災害性事件為黃河花園口決堤(1938年6月9日),因決堤造成大量民眾的家園被淹,到處都是無家可歸的難民。陳部遇到難民,通常會在開飯時給難民一部分食物,這樣又有許多難民中的青壯要求加入部隊,陳部於是就每個加入部隊的戰士發20元安家費。錢都是在大同日本橫濱正金銀行繳獲的。這樣當陳部到達平漢鐵道邊時,人數達到了兩萬人。

部隊終於和在鐵道上奮戰的平漢路破壞隊聯係上了。得知明日夜間12點後有列軍列通過,陳部各級指揮官都非常高興。破壞隊負責人提醒說,日軍軍列前後有兩輛鐵甲車護送,陳部負責聯絡的軍官楊震說:“鐵甲車由我們對付,你方隻要能讓軍列停下就行了。戰鬥交於我們部隊。”

部隊於是在天黑後按戰鬥隊形展開。各有一連人埋伏在鐵路邊對付鐵甲車,另以強力部隊應付敵軍增援,新招募的軍人則主要擔任運輸任務。

當鐵甲車開過去後,軍火列車終於露麵了。但平漢路破壞隊員們,讓他翻了車,押車的鬼子在摔得七歪八扭的車廂裏,通過列車門窗等出口向外爬,遭到中國軍人用刺刀和梭鏢的獵殺。軍列後的一輛鐵甲車,則受到陳部事先埋伏部隊燃燒瓶的集中攻擊,成了一個大火炬。前麵一輛鐵甲車想往回開救援,也受到了燃燒瓶雨點般的洗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