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前出殲敵(1 / 2)

在隊員們學唱歌時,陳邦棟帶著獵人出身的經哲秋等隊員來使用大抬杆並估計射程及殺傷效果。將大抬杆按正常裝藥量裝填好後,陳邦棟下令開火,一個喜歡抽旱煙的隊員用旱煙鍋將引線點燃,隻見火光一閃,濃煙一大團冒出抬杆口,就是“轟”一聲大響,隻見六七十米的遠處茅草被大倒一大片,冒出了稀疏的火苗。“快去把火滅了。”陳邦棟命令道。大家趕緊跑過去,七手八腳的把火苗弄滅。經哲秋對陳邦棟說:“隊長,有些奇怪,好像打得遠了些。”陳邦棟說:“不用奇怪,我們的火藥配方是改進過的。射程遠一些正常。”

這個時候,炊事員們把飯菜抬來了。這樣就吹起了開飯的哨音。吃完飯,在休息的時間裏,陳邦棟說:“今天我們進行了射擊訓練,大家的成績都很不錯,比我第一次訓練強了許多,值得表揚。現在我講一下我們部隊和日軍作戰的射擊先後順序。經哲秋、黃作勝、劉長生、楊震和我優先射擊敵擲彈筒手,蔡克、鍾躍民、劉方亮、李家富優先消滅敵機槍手。完成各自任務後再消滅敵指揮官。最後消滅敵士兵。敵有坦克裝甲車時,最先考慮消滅敵坦克裝甲車。坦克裝甲車消滅前,我方機槍火力以隱蔽為主。”又對一些訓練中的問題進行講解後,陳邦棟決定率隊回廣靈以便再搬一次物資。

隊伍到達廣靈後發現,僅僅相隔一天時間,但廣靈的氣氛更加緊張。因難民都說蔚縣到了日軍的大批車隊。

陳邦棟據此判斷,敵軍後勤補給已到達,隨時將向廣靈進攻。

因而決定緊急拆除東大街12號的各種設備,將實驗室及柴油機發電機等都拆往山裏。同時將隊伍一分為二,由自己和高政委各帶一半人員。自己帶人去迎敵戰鬥,而高政委帶人布置撤退及搬運物資。兩人各帶40人(其中多出的20人為新招募,戴相如法官也在內)。

何向東先生一定要和陳邦棟分在一路,他想看看這年輕人怎樣的帶領這為數不多的人打鬼子。

在緊急製備了每人一個燃燒瓶後,這40個隊員穿了新發的軍裝就出發了。全隊的武器有:步槍28支,手槍6支,大抬杆3杆,100斤酒壇改裝的地雷4枚(壇內裝70斤火藥混以鐵釘若幹,配正規導火索)手榴彈每人一顆,梭鏢30根,大砍刀3把。

向東行走了大約15裏,來到個叫沙石峪的地方。陳邦棟看地形不錯,己方在高處,後方有樹木,方便撤退。對方西來的方向地勢低須仰攻。於是叫大家停下,做戰前準備。在公路地麵上挖四個大坑,將塞了木塞的酒壇壇口朝下埋起來,酒壇相距15米,用導火索互相連在一起導火索,也同樣埋好。三杆大抬杆分三個方向綁在路邊的樹上,抬杆口指向大路,抬杆的引火線留的一樣長,距離公路50餘米。射界上的雜草小樹都砍去。人員都分開隱蔽成U型,三麵各有一名班長負責。隊長手上的紅色小旗舉起即發現敵情,做戰鬥準備,紅色小旗揮動兩次即自由開火,紅綠小旗一起揮動是大抬杆開火。紅綠小旗揮動兩次,點地雷。敵如有坦克裝甲車,則在敵到達U字的底部時扔燃燒瓶。隊長和觀察員帶望遠鏡在小山岡的一顆樹上負責了望。

忙了一天,連個敵人影子都沒看見。隊員都有些心焦。陳邦棟安慰大家說:“該吃飯就吃,該睡覺就睡覺。鬼子又不是咱家的狗,要他來他就來的。再等等,總是要來的。”趁著夜色,陳邦棟就和隊員說:“敵人在我們有把握擊中的距離內,我們才能開槍。在沒有命令開槍前,都必須關上槍的保險。沒事就擦擦槍,作好槍的保養。敵我兩軍近戰拚刺刀,我們用梭鏢刺敵,梭鏢柄長,沾光。我們夠得著他們,他們夠不上我們,但要防止敵軍的戰刀,砍去我們的梭鏢頭,這種情況一旦出現,拿手槍的同誌要及時開槍打敵人中拿戰刀者(那是敵指揮官),保護拿梭鏢的同誌。同一小組的同誌要注意互相配合,互相保護。”

陳邦棟突然在隊員中看見一個小身影,一看就是個孩子。一定是新招的,最多不過十五歲,讓這樣小的孩子,在將開始的殘酷戰鬥中拚殺,想想也覺殘忍。他靈機一動,問:“你今年多大了?叫什麼名字?”那孩子說:“十五了,大家都叫我小毛頭。”於是陳邦棟說:“你跟著我吧,我現在缺個傳令兵。你就做我的傳令兵吧。將自己的手槍給了小毛頭。”小毛頭歡喜極了,他原來隻有根梭鏢。現在一下就有了槍。

陳邦棟原有兩支槍,一支98k德製步槍,一支駁殼槍,現在駁殼槍給了小毛頭,自己就用步槍和梭鏢。

第二天上午還是沒發現敵情,但中午時分,就突然發現了情況,在從遠處走來的一群20餘人的難民中,後麵的六個人明顯不是難民,他們穿著不合身的衣褲,身姿卻明顯挺拔,神情輕鬆,兩兩靠近。在望遠鏡裏看得十分清楚。於是陳邦棟叫道:“毛頭,快去通知我們的人,來了敵便衣偵察兵,叫一班和二班向路口移動,迅速接敵,準備戰鬥。現在發現的有六個敵人。”陳邦棟再三觀察,確無其他敵人。於是留下一個觀察員,自己去親自指揮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