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三種辦法我在楊柳鎮就實踐過,的確很管用。
“第二,扶持開發商,明打暗扶,假打真扶。購房者都很痛恨開發商,無奸不商,但開發商是政府的合作夥伴,是政府稅收的最大來源,一一損俱損一榮俱榮,所以,要發展更多的開發商,培養有實力的大開發商。開發商一多,形成競爭,大開發商能控製市場,引領房價上漲,大家獲利……”
我插言問道:“我看現在每個城市都在修房子,而且處處都在施工,為什麼房子還這麼緊俏?”
他嘿嘿一笑,說道:“這就是秘密,地產商的一種營銷手段,社會上俗稱‘托’,開發商找房托人為製造熱銷局麵。這種做法現在最普遍,收取排號費、哄抬房價。在一線城市,一個房號,就可以賣到上萬元甚至10多萬元。樓市形勢好的時候,開發商為了穩住好房源,獲取最大的利潤,往往雇人排隊優先挑選;樓市形勢不好,則造成開盤熱賣的現象,找各種類型的人來扮演購房者。‘房托’給真正的買房者會造成心理壓力,進而也急切地參與到購房人群中,所以,多數在售樓盤都會通過‘內部認購’等方式,人為製造熱銷局麵。對於當下的房地產市場,投資者一方麵對政策的走向不明朗,另一方麵,對未來的物價走勢並不樂觀,而這兩個因素讓房地產供應量等基本的信息不透明更加放大。開發商則*縱這些信息,通過炒房號、找房托等行為,製造房地產市場短缺的假象,加劇房價的不斷攀升。”
“這樣搞啊?萬一老百姓購買力下降,所有的房源不都積壓在地產商手裏了嗎?這樣搞風險很大啊。”
他搖搖頭,“不會,國家發行這樣多貨幣……知道現在有個熱門詞彙叫‘流動性泛濫’嗎?錢多了,貶值就快,買什麼最能保值?房子。而且房子首付不過百分之二十,有百分之八十的銀行杠杆效應。”他微微一笑,“現在投資者、房產商都看明白了這一點,國家對房地產的政策不敢過分打壓,房子崩盤蹦的是誰?銀行!銀行是誰的?國家的,所以,大家之所以敢往裏衝,不懼新高,因為有國家的安全兜底。當然,各級政府的財政現在也高度依賴土地收益,真正崩盤了,政府離破產也不遠了,老百姓隻有有一份固定的工作,損失的不過是首付百分之二十罷了,生活隻要沒事,就沒什麼可擔心的。”
“你繼續。”
“第三,開發商捂盤惜售。新樓盤開盤都會製造各種各樣的題材,說得是天花亂墜,傳遞給購房者的信息就是一個詞:值!今天買明天就會漲價。但你真心想買時,房子剛剛開賣就隻剩幾套,大多是設計、朝向、采光都不好,這種情況都是開發商捂盤惜售,想獲取更大的利潤,因為好地段越來越少了,捂得越久獲利就越大。
=============================================後麵陸川將麵臨官途中最大的凶險,前麵的因才有這後麵的果,在“生死”抉擇麵前,他才真正悟出為官的真諦。情節曲折,力爭不讓大家失望。明天去黨校培訓,隻能堅持一更了,每更4000字,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