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8 【發年終獎】(1 / 2)

分管的工作可以和稀泥,因為那是我說了算,在張國良和曹大勇之間,這稀泥就難和得很,為了搞好新村建設,我和副縣長趙一平多次研究,農工委拿出方案後,報曹縣長和張書記批示,二人意見不統一,事情僵住了,又不好明顯偏向哪一個。我和趙縣長心有靈犀,不催不問,就這樣等著。

日子過得飛快,轉眼就是年終了。

報刊訂閱任務百分之百完成,市委宣傳部蔡部長在年終總結會上笑著說:“陵水縣的工作也不是那麼難搞嘛,今年的報刊訂閱完成最好,計劃外的也搞得不錯,《三農報社》的總編還特地點到了陵水縣,往年就幾十份,今年完成了一萬五千份,他還要請我的客呢。以前都是我們請這些牛人,牛人請我們吃飯,這還是小媳婦上轎頭一回啊。”他笑語不斷,向著我說道,“陸部長,談談你的經驗?讓我們都學習學習,這裏還有幾個落後分子,大家都來借鑒一下先進經驗,明年把他們都消滅了。告訴大家,陸部長是出先進經驗的高手啊。”

我謙虛了一番,把方法說了,大家“哦”了一聲。

蔡部長說道:“點子不新但管用,希望大家都回去給你們的書記彙報彙報,明年我們開會爭取不再說這個問題。”

陵水縣破天荒扛了一個市委表彰的獎勵牌子回來,張國良高興得眼睛眯成一條縫,雖然這牌子上寫的是《報刊訂閱組織工作先進縣》,陵水縣這些年能在市裏拿先進的不多,尤其是以市委命名的先進。

馮選民雖然是屁精,但工作上的點子不少,把《三農報》納入訂閱任務就是他的主意,黨報黨刊是純粹完成任務,既費力還不討好,連一分錢發行費也沒有,《三農報》就不一樣,發行費很高,加上其他刊物的返點,宣傳部一年多收入二十多萬,這些都進了小金庫。

按以前慣例,這些錢就掌握在部長手裏,部內就三個人知道,部長、常務副部長和會計,怎麼用全是部長說了算。

這規矩傳到我這裏就變樣了,說實在的,幾十萬對我來講已經不算什麼了,零花錢而已,但對宣傳部的職工來講,就是天文數字,公務員工資很可憐,單位上兩名新來的大學生,也許月初用不到月底,有一次中午,我沒回住處,上廁所時聽到兩人在辦公室發牢騷。

一人歎氣:“日子沒法過了,這點工資隻夠吊命。”

另一人也無奈的笑道:“你沒聽有個笑話,工資就像大姨媽,一個月一次,一周左右就沒了。”

……

我很能理解,當初我和李冰冰不就是這樣過來的麼?靠工資,永遠是叮當響。但國家政策就這樣,公務員工資全國統一的,祖國人民都一齊盯著呢,明天漲一分錢,物價今天就開始漲一塊錢,結果是越漲越窮,以前聽那些老革命說,剛參加工作時一個月隻有三十幾塊,一直不相信,現在信了,因為原來一個雞蛋一分錢,現在土雞蛋要一元。

我把馮部長叫到辦公室說:“年底給大家搞點表示,一年忙到頭,不容易。”

馮選民為難道:“沒錢哪,不好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