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 【有人喜歡張清芳】(1 / 2)

經過幾個月的奮戰,原來準備的兩個現場就更具典型性了,特別是平安村和小橋村的新村建設,無論是硬件還是軟件,都是超一流的,在西部絕對算得上是上檔次,兩個村現在不但房子、道路、蔬菜生產基地建設完成了,而且村委會的各種管理製度、村民議事規則、群眾的思想動態、對黨和政府的感恩之情,都達到了空前和諧的地步。

由於有了上次的接待的經驗,現在對洪書記再次來到楊柳鎮,心裏便有了底,一點也不慌張了。目前要做的是現場秩序維護問題,我私下通過張有義把全鎮摸了一遍,楊柳鎮的黑社會的確被全部肅清了,通過各方麵彙集起來的情況分析,“五。一”那天最怕的外地客人接待的問題。

為此,鎮黨委和政府召開了專門的會議研究,提了若幹辦法都不合適,黎小兵想到一個辦法,學韓國辦世界杯,搞家庭旅館,我一聽覺得可行,這樣既解決了客人住宿的問題,還掙了錢,何樂而不為呢?

第二天就組建了一個宣傳班子,挨家宣傳鎮政府的決定,動員全鎮的居民對外開放,打開家門,熱情迎客人進屋。

經請示縣物價局,確定了一個統一的吃飯和住宿收費標準,任何人不得越過這標準亂收費,否則沒收一切非法所得,還要接受罰款,此令一出,居民皆大歡喜。

這些天我除了在禦楊路和平安村、小橋村晃蕩,和吳小青、宋金剛等研究工作外,鎮上的其餘大事都交由黃塵中和馬文忠、楊紅旗等去處理,別人越來越緊張,我反而越過越輕鬆,沒事的時候就到縣委辦找了一疊新聞內參坐在辦公室研究,其中幾篇關於探討中國工業化、城市化的文章讓我非常感興趣,細細的研讀了,卻發現自己越來越糊塗了。部分專家引經據典,借用外國資本主義的城市化道路經驗,提出我們中國自己應該走的模式,也有的專家分析中國的實情,提出走有中國特色的城市化工業化路子,都很有道理,很有理論依據,認真看了這幾人的名字,都是響當當的、中國老百姓都耳熟能詳的人物,國家的一係列政策方針、改革方案的製定和他們都有關係,可以說是權威中的權威。

但若是把他們的觀點拿來楊柳鎮實踐,我總感覺有點不妥,至少目前實施的條件還遠遠不具備。

“難道省委的試點有問題?又是一個大躍進?”我深深沉思起來,楊柳鎮目前據城鄉一體化的確有很大差距,這種差距不僅僅是楊柳鎮和農村的差距,更大的差距是來自於楊柳鎮與外地,特別是沿海地區的差距,但這種差距又不是短時間內能解決的,可能需要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時間。“總不能眼睜睜看沿海搞,我們就這樣坐等吧?現在不奮起直追,今後的差距就會越來越大,這是對楊柳鎮近十萬老百姓的不負責任哪……”

因為是下午,來辦公室彙報的人比較少,我思緒放得比較遠,比較從容……正想得入神,門上響起極輕微的敲門聲,我過了一會才反應過來,順口說了一句:“請進,門沒關。”

門開了,進來的人出乎我意料,“春花?是你,快進來。”

“陸大哥,沒打擾你吧。”賈春花看起來像窗外照進來的一縷初春的陽光,明媚而清新,這是她第一次到我辦公室來。

“沒有,你坐。”我起身給她倒了一杯水,她欠身接在手裏。

我和藹的問道:“春花,有事嗎?”

“嗯,是張姐姐叫我來的,她有事脫不開身。”說著,她拿出一疊發票。

黨委、人大、政府三方簽字,本來是對付李影壽的損招,黃塵中上來後,我曾經提出恢複原來的管理辦法,黃塵中反而不幹,他有兩個理由,一是叫我和馬文忠幫忙把關,叫他少犯錯誤,二是李影壽剛剛一走就立即改弦更張,做得太明顯了,影響不好。我想想也是這麼回事,就不再堅持,現在我和馬文忠也就走走過程,誰也沒當真、對每一筆開支都認真審核。

我接過票據,邊簽邊說:“春花,生日快樂,這些天事情太多,不要怪我啊。”

“我理解,陸大哥有這份心我已經非常感謝了,張姐姐都說了。”

“妹妹春菊還好吧?”

“嗯,好多了,張姐姐教她識字,天天能認五個。”

“嗬嗬嗬……恢複不錯啊,為什麼不送學校去?”

“這麼大了,誰要她啊?”

“別擔心,我給你說說。”

說罷我撥通了楊柳鎮小學李校長,把情況說了,李校長沒有絲毫猶豫,回答道:“陸書記,沒問題,你叫她家人帶來我看看。”

“費心了,李校長。”

“說哪裏話,我們應該的,義務教育嘛,有陸書記的支持,我們學校才能越辦越好啊。”

我對賈春花說道:“明天你就帶去直接找李校長,說好了。”

“陸大哥對我們姐妹太好了…….”賈春花眼睛一紅,語音哽咽。

我笑道:“這麼大了還哭嗎?我也是舉手之勞,今後有事就說,在陸大哥麵前就不要客氣了,你自己說過的,我是你親哥哥嘛。”

賈春花點著頭“嗯”了一聲,用手背抹去眼淚,羞澀的笑道:“我已經十多年沒哭過了,見了陸大哥不知道為什麼就…….這麼不爭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