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九章(2 / 3)

【噴射性嘔吐】吐前多不惡心,大量胃內容物突然經口腔,有時同時自鼻孔噴湧而出,嚴重者可向前噴出數寸或尺許。可見於小嬰兒吞咽大量空氣,胃扭轉,幽門梗阻及顱內壓增高等情況。

【噴射音】是高頻率的,與第一心音很接近,在心底部最清楚。噴射音分為肺動脈噴射音及主動脈噴射音,與肺、主動脈瓣開放或血流急驟充盈大動脈有關。肺動脈噴射音在胸骨左緣第二肋間最清楚,呼氣時加強,吸氣時減弱,肺動脈瓣狹窄或大量左向右分流的先天性心髒病患者常可聽到。主動脈噴射音在胸骨右緣第二肋間或心尖部最清楚,見於升主動脈擴張的情況,如主動脈瓣狹’或關閉不全。

【喘息性支氣管炎】是一臨床綜合征,係指嬰幼兒時期有哮喘表現的下呼吸道感染。除具備支氣管炎臨床表現外,其特點為:①多見於3歲以下,常有濕疹或其他過敏史;②有類似哮喘症狀:呼氣性呼吸困難,肺部叩診呈鼓音,聽診兩肺滿布哮鳴音及少量粗濕囉音;③可有低熱、白細胞增高等感染表現,但無明顯中毒症狀;④有反複發作傾向;少數病例在數年後可發展為支氣管哮喘。

【喹碘仿】適用於慢性阿米巴腸病及無症狀的帶蟲者,對腸外阿米巴病無效。本藥含碘2896,動物試驗有直接殺死阿米巴滋養體的作用。有人認為其作用可能是抑製阿米巴體內酶的活動。不良反應輕微,偶見腹瀉、惡心、嘔吐等,應用大量時可引起肝髒損害。

【喂奶法】先洗淨雙手,用溫開水擦洗奶頭後再給嬰兒喂奶,若喂奶前小兒尿布已濕,則應先換尿布後喂奶。喂奶的姿勢最好是坐位,將嬰兒抱在胸前,使嬰兒呈斜臥位吸吮,兩隻乳房輪流吸吮,盡量吸空一隻,再吸第二隻。喂奶時要用手指輕壓乳暈上方,以免乳房堵塞嬰兒鼻孔;同時要使乳頭緊貼嬰兒口部,防止空氣吸人。喂好奶後將嬰兒抱起伏在母親肩上,輕輕拍打嬰兒背部,使嬰兒打嗝,排出胃內氣體,以防釷奶。

【蛔蟲病】是蛔蟲寄生於人體小腸引起的疾病。病程早期當蛔蟲在體內移行時可引起呼吸道與過敏症狀;當成蟲在小腸內寄生則引起腸道功能紊亂,但大多數為無症狀感染,少數患者發生膽道蛔蟲病與蛔蟲性腸梗阻等嚴重並發症。

【蛔蟲性腸梗阻】多因口服不足量驅蟲藥及機體內環境的改變如發熱、腹瀉等引起蛔蟲聚集成團而阻塞腸腔造成梗阻。阻塞部位以回腸末端最多見。但可發生於小腸的任何部位。典型症狀為陣發性腹痛與嘔吐,可吐出蛔蟲。腹略脹而軟,可觸及多數細條索樣物,有時腫物可變形,變更部位或分為數個。X線腹部平片呈部分性機械性腸梗阻征。梗阻部位多可見蜷曲在腸腔內的蛔蟲影(互相扭結為一堆“粗絨線團”樣陰影、不完全性或早期完全性腸梗阻,全身情況良好者均可先用保守治療。主要治療原則是解痙、止痛、驅蟲。經以上治療,蟲團持久不消散、蟲團較大、堅實並有壓痛或腹脹、全腹緊張壓痛,疑有腸穿孔、腸壞死、腸扭轉者應采取手術治療。

【幽蟲性腹膜炎】蛔蟲可以通過各種原因的腸穿孔進入腹腔引起腹膜炎。小兒中毒症狀明顯,異常衰弱,腹痛常常不明顯,全腹壓痛常不嚴重,腹肌緊張不明顯,有時腹部有揉麵感。但病程以進行性惡化為突出表現。由於這種腹膜炎常常不易診斷,可因延誤治療而死亡,必須提高警揭。

【蛔蟲性肝膿腫】血汕-蛔蟲成蟲可自膽管進人肝髒,並因蛔蟲帶人細菌引起膽管炎、膽囊炎,、重者可使肝髒發生局部灶性溶解,而形成肝膿腫。

【蟈蟲性閑尾炎】蛔蟲鑽入闌尾可引起闌尾炎,表現為突發性全腹或臍周絞痛,隨即轉至右下腹持續疼痛及壓痛,多伴嘔吐。檢査右下腹明顯壓痛,並有局部皮膚痛覺過敏現象,疼痛緩解時,闌尾區有時摸到蛔蟲條索。蛔蟲性闌尾炎進展迅速,很快發生壞死、穿孔,形成腹膜炎,一經確診即應外科治療。

【蟈袖性肺炎】當蛔蟲幼蟲移行到肺時可引起蛔蚴性肺炎。蟲少可無症狀,蟲多則出現幹咳、發熱,病程較長,肺部體征常不明顯,而X線檢查可顯示病灶淡影,但陰影遊走變遷或很快消失。重症患兒,暴喘發憋、唇指發紺、咳血痰,痰中偶可見蛔幼蟲,嗜酸細胞顯著增多。上述症狀一般於2周內消失。

【蟈拋移行症】蛔蟲有遊走鑽孔的習性,當蛔蟲幼蟲移行到肝,可導致一過性肝髒炎性病灶,右上腹痛、肝腫大、壓痛和肝功能等改變。幼蟲到達肺可引起蛔蚴性肺炎。進人身體其他器官的幼蟲可引起相應症狀如腦膜炎、癲癰、視網膜炎、眼瞼腫脹及尿的改變等,並可引起全身過敏症狀,如出現蕁麻疹、皮膚瘙癢、顏麵浮腫,急性結膜炎,鼻或喉黏膜剌激等現象。

【曉蟲病】是由蟯蟲寄生於人體所致的一種常見的寄生蟲病。臨床以會陰及肛門附近瘙癢為特征,易在家庭及集體兒童機構中造成流行。

【較蟲性闌尾炎】蟯蟲侵入闌尾可引起闌尾炎。本症在小兒並不少見。可引起闌尾痙攣性疼痛,少數也能引起闌尾的急性炎症變化,但一般不引起壓迫性穿孔。臨床症狀較輕,以早期切除闌尾為宜,預後良好。

【蛛網膜】為被覆腦和脊髓的半透明膜,位於硬膜和軟膜之間。蛛網膜與軟膜之間為蛛網膜下腔,內充滿著不斷循環著的腦脊液,並有較大的血管行走。

【蛛網膜下腔】是蛛網膜與軟膜之間的腔隙。蛛網膜下腔內充滿不斷循環著的腦脊液,並有較大的血管走行。蛛網膜下腔在某些地方擴大形成“池”,其中位於小腦與延髓之間者稱小腦延髓池,臨床上亦可在該處行蛛網膜下腔穿刺術。

【蛛網膜下腔出血】是指腦或脊髓表淺血管破裂出血流人蛛網膜下腔所致的臨床綜合征(不包括新生兒期顱內出血及顱腦損傷)。此症在突然死亡原因中占一定比值。小兒非外傷性蛛網膜下腔出血的常見原因是先天性腦血管畸形破裂,出血性疾病(血友病,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嬰兒維生素X缺乏)引起的顱內出血,顱內腫瘤及中樞感染亦偶致出血。

【最大通氣量】每分鍾內所能呼吸的最大氣量。通常根據12秒的呼吸量計算而得,它是反映總的呼吸功能及呼吸儲備能力的重要指標,與肺和胸廓彈性、氣道阻力和呼吸肌能力有關。

【最小致死量】使機體產生中毒而死亡的最低毒物劑量。

【奧苯達唑】藥理及應用:為廣譜驅腸蟲藥,對蛔蟲、鉤蟲和鞭蟲均有明顯作用。用法:驅蛔蟲、鉤蟲、鞭蟲,每日10%,半空腹口服,連用3天。注意:不良反應多為乏力、頭暈,程度輕微,持續時間短,一般無需處理,不影響肝、腎功能及血常規,對心率亦無明顯影響。

【鏈黴素】從灰色鏈黴菌培養液中提出的一種抗生素。抗菌範圍較廣泛,對某些杆菌特別是結核杆菌,具有顯著的抑菌乃至殺菌作用。主要用於結核病、鼠疫、百日咳、細菌性痢疾和泌尿道感染等。一般作肌內注射。治療結核病時,常與其他抗結核藥物如對氨基水楊酸或異煙肼合用,以減少耐藥性的產生。毒性反應主要有眩暈、耳鳴、聽力減退等。

【鏈球菌】分致病性和非致病性兩大類,廣泛存在於自然界中,呈球形或卵圓形,直徑為0.5~1%11,呈鏈狀排列,長短不一,短者由4~8個細菌組成,長者達20~30個細菌細胞,液體培養基中易呈長鏈,固體培養基中易呈短鏈。大多數鏈球菌在幼齡培養基中可見到由透明質酸形成的莢膜,繼續培養後則消失,不形成芽胞,亦無鞭毛,易被堿性苯胺染料著色,呈革蘭陽性。

【鏈球菌感染】鏈球菌侵入人體,引起人體多種疾病,稱為鏈球菌感染。鏈球菌引起人類的疾患主要有猩紅熱、丹毒、各種化膿性炎症、產褥熱以及鏈球菌變態反應性疾病等。

【鏈球菌感染後腎炎】是一種原發性急性腎小球腎炎。乙型溶血性鏈球菌八族12型等致腎炎菌株感染後發生。一般感染後7~20天發病,臨床呈現典型急性腎炎綜合征。發病後頭8周內血清補體(%常下降。病理改變為典型毛細血管內增殖性腎炎。本病好發於兒童。腎炎有自愈傾向,以對症治療為主,預後好。

【鏈球菌感染後狀態】一種鏈球菌感染後的臨床表現。見於某些患者在扁桃體炎或上呼吸道感染後,可持續出現低熱、關節酸痛、心率增快,抗鏈球菌溶血素“0“墻髙,咽拭子培養可有-溶血性鏈球菌生長。少數患者心電圖有短暫期前收縮和(或)輕度濟-丁改變,但無心髒擴大及雜音。經青黴素及小劑量皮質激素治療後,迅速恢複正常並不再複發。長期隨訪無慢性心瓣膜病發生。

【梯中毒】小兒銻中毒大多是由於誤用大量銻劑,如治療血吸蟲病的酒石酸銻鉀,及誤服含銻染料、安全火柴頭等引起。口服者主要表現消化道及肝、腎損害症狀。注射銻劑引起中毒者,除有消化道症狀外,可有胸悶、氣促、發紺、窒息、發熱、關節痛、心肌炎、傳導阻滯、阿-斯綜合征、休克等。二巰基丁二酸鈉療效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