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覺好睡,醒來已是近午。
感覺目清神明,精力充沛,體況極佳,比之前生好了不知多少倍,這必定是“修魂池”煉魂、神築身體以及酣然沉睡使魂體相合的結果。
爺爺不在,幾上留一紙條:爺爺出去辦事,估要明日方回;你尚不便出門,可在家裏看書;屋門我已設置,不會有人打擾。
爺爺知我心事,安排甚佳。我立刻進入書房,以解求知之渴。
爺爺是好學之人,書有數百本,並按目錄分列。我按天文、地理、曆史、人文的順序,一本本擇出,坐在椅上,沉浸在新奇的又是我未來生存的世界中。
原來,人們把這星球稱為“魔域”,“魔”是人們喜歡且引以為豪的字眼,許多人都要在名字裏加個“魔”。魔域與地球大小相仿,它有兩個與自身成直線的同速衛星,一個叫“魔月”,一個叫“虛月”,與夜晚相伴的是魔月,虛月永遠都在白天出現。魔域離魔日較遠,故一年有16個月,其餘四季、月、日、時均與地球相同,沒有周。魔域的表麵以陸地為主,約占三分之二,分成相連的七大板塊,且俱被綠色的植物所覆蓋。海洋隻個別海域為鹹海,大部分都是清澈、淺綠的淡水。所以,魔域實是一顆綠色星球。
據傳,魔域上的萬物都是神創造的,神先創造了空氣、土石、水和植物,並賦予它們生命,然後創造了各種低等動物。又覺不足,於是,又創造了掌握智慧的人類、擁有力量的獸人、享受自由的羽人、貼近自然的精靈以及居於海洋的人魚等高級動物。
神把除了人魚之外的其它高級生物雜混起來,分成若幹群體,同低等生物一起均勻地散布在大陸之上。
充足的資源、巨大的空間使所有的生物都友好相處、平衡發展。漸漸的,由於居住地環境的不同,這些高等生物們的生活習慣便產生了差異,差異產生了距離,距離導致了國家、部族的出現。在這過程中,人類因智慧逐漸成為領導者,少數不願服從的非人類“人”分別按種族彙集起來,形成了脫離於國家之外的的部族。
魔曆前162年,一位偉大的精靈誕生了,繼承了貼近自然優勢的他,從小就喜歡和各種動物玩耍、和空氣說話、寧願睡在草地也不願睡在床上。15歲時他成了孤兒,他很快就離開了悉心照料他的村子,獨自一人進了大山。之後,他的足跡遍布整個魔域的山川河海。162歲時,他回到人間,帶來了他對世界的貢獻——“魔法”。“魔法”改變了世界,改變了人們的生活,也改變了曆史,——那一年被定為魔曆元年,人們尊他為“魔法之神”。
“魔法”自一問世,既迅速風靡全球,得到所有人的認可,成為人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由於魔法是以精神為主導,又要作為合作方的生物或元素樂於合作,所以,無論老幼,不分種族,勞作之餘,不是獨處一室進行精神修練,就是結伴旅行與自然親近。施加了魔法的各種生活用具也應運而生,極大地提高了人們的生存能力,又提供了更多的時間去修身養性、鑽研魔法。這便使人們的壽命延長,人口增長速度降到最低,沒有給自然造成任何壓力與破壞,自然又反過來給於人們的生存以更好的支持。正是:坐論多為魔法體會,送禮俱是魔法用品;人人平等友好,社會和諧穩定。其間,發展出可瞬間傳送人或物品的魔法陣,極大地方便了人們的交流,真正呈現“天涯若比鄰”的局麵,因而促使全魔域逐步統一了文字與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