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時刻保持學習和積累知識的心態(1 / 2)

對於今天的社會來說,學習能力高低與一個人的前途和命運息息相關,一個人的學習能力決定著他的學習是否為有效學習,決定著他是否能夠將學到的知識轉化為自身的能量,進而取得更好的生存和發展機遇。因此,時刻保持學習和積累知識的心態很重要。

在知識經濟的新時代,知識就是財富,就是潛在的生產力,這是我們都毫不懷疑的事實。從來沒有一個時代像今天這樣尊重知識,也從來沒有一個時代像今天這樣要求我們掌握足夠深、足夠多的知識。想由默默無聞變成天下揚名,想由一窮二白變成家財萬貫,就要注重知識的積累,隻有知識才能把我們徹底地變成有才能的人、富有的人、傑出的人。

美國的鋼鐵大王安德魯·卡內基,是一個從英國移民到美國,實現了“美國夢”的蘇格蘭人,他之所以能夠獲得巨大成功,成為人們所矚目的傑出成功人士,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具有像海綿一樣的學習能力。

1835年11月25日,安德魯·卡內基出生於蘇格蘭古都丹弗姆林一個以手工紡織亞麻格子布為生的手工業者家庭。在這種家境下,安德魯·卡內基一麵幫助家裏幹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一麵抽出時間看自己想看的書。到他8歲的時候,英國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浪潮席卷了丹弗姆林。當地的手工紡織業經不住改良蒸汽機的衝擊,紛紛破產倒閉。安德魯·卡內基一家的生活也每況愈下,幫工被解雇,織布機被變賣。為了維持生計,母親隻好開一間小鋪子。然而,伴隨工業革命到來的是1846年的歐洲大饑荒和1847年的英國經濟危機。災難像海浪一樣,在一浪接一浪的衝擊下,安德魯·卡內基一家實在沒有了生計,隻得向幾年前移居美國匹茲堡的兩位姨媽寫信詢問美國現在的謀生機會怎樣。兩位姨媽回信告訴他們,目前正是赴美的最好時機,就業機會很多,希望他們能夠盡快趕來。

在接到了姨媽的回信之後,安德魯·卡內基的父母變賣了家中所有的織布機和家具,準備前往美國。在安德魯·卡內基母親的一位好友資助下,他們踏上了前往美國的旅途。

他們在波濤洶湧的大西洋上顛簸了整整50天,這漫長旅途的煎熬是安德魯·卡內基一輩子不能忘記的。也就是這段在海上航行的日子,讓安德魯·卡內基產生了強烈改變現狀的念頭,也堅定了他通過學習獲取知識,改變命運的信心。

安德魯·卡內基一家人到了紐約後,辛辛苦苦地工作,每周收入僅5美元左右,勉強能夠維持一家人節衣縮食的開銷。

為了替父母分憂,安德魯·卡內基進了一家紡織廠當了周薪隻有1.2美元的童工。為了能夠多掙一點錢,他又利用業餘時間去燒鍋爐和在油池裏浸紗管。油池裏的氣味令人作嘔,灼熱的鍋爐使他汗流浹背,但惡劣的環境並沒有讓安德魯·卡內基就此放棄對美好生活的追求,這種嚴酷的生活不僅沒有使他垮掉,反而像是一團熊熊的火焰,讓他想改變現狀的欲望之火燃燒得更加強烈,他知道,要想改變自己的命運,就要掌握豐富的知識,而知識需要通過看書和學習得來。在這種信念的支撐下,勞累了一天的安德魯·卡內基,報考了夜校,每周三次去學習複式記賬法。在這段時間內他學到的紮實的會計知識,為他後來建立龐大的鋼鐵王國並使之立於不敗之地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安德魯·卡內基一邊上班,一邊參加夜校學習,一邊等待著人生轉折機遇的到來。終於,在1849年冬天的一個晚上,機會來臨了。安德魯·卡內基的姨父告訴他,匹茲堡市的大衛電報公司需要一個送電報的信差。他立刻意識到:機會來了。這個年僅14歲的小夥子,以自己的真誠打動了公司的老板——大衛先生,並且通過自己的努力,很快在公司上下獲得一致好評。一年後,他就被升為管理信差的負責人。

一個喜歡學習和善於學習的人,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都不會放棄學習的機會。安德魯·卡內基之所以能夠取得成功,是因為他具有永不滿足、樂於學習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