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回:兵出四方(五)(2 / 2)

“殺!”王桓一聲號令,身後千軍萬馬齊出,當下與征東王兩麵夾攻,瞬息斬殺賊人千餘,很快便將其圍定!

……

半晌過後,夷、狄軍馬約八萬之眾,竟去了六成,反觀東、北雙方,隻損人一成,幾如屠殺一般!

很快有人搖起白旗!

當下響起哀求之聲,越來越大:“請降!請降!”

“哼!侵我國土,踐踏城池,如今才降!悔之晚矣!”多年的煎熬,終化為勝果,王桓為絕後患,不願答應。

“對麵可是王將軍?某乃荊威,準其投降!”聲音傳來,戰場瞬間寂靜,不待王桓答話,荊威縱馬上前,高聲道:“經年已逝,騰州疲憊!眼下滿目荒涼,皆征戰所累,吾等皆應反思!”

隻見他身長九尺,高大偉岸,器宇軒昂,劍眉虎目,眼神灼灼。胸中似藏寰宇,談吐可吞日月;頂衝天束發紫金冠,掛蛟龍狻猊黃金鎧,腰似戰猿,係獸麵絛帶;背如猛虎,披血紅大氅,雖獵獵作響,卻掩不住巨雷般洪亮聲音,當真威風凜凜!

“太好了!”夷、狄殘兵見到生路,不禁歡呼雀躍!

“且慢!”荊威招手,將其製止,厲聲道:“準爾等投降,卻不準爾等回家!以防卷土重來!來人,暫且收押!”

“是!”一眾威武將校跨步上前,收走夷、狄兵刃,隨即以繩索縛之,鐵鏈相連,唯恐出現閃失,再三檢查,而後盡皆收監。

荊威麵無表情,默默看了看這一眾囚徒,高聲道:“來人,升帳議事!”

……

入夜,王桓等人圍坐荊威身旁,默然不語。

良久,魏慈抹了抹眼睛,詢問道:“威王殿下,此事非同兒戲,還望殿下三思!”

此時,荊威咳嗽了幾聲,擺手道:“少時多雄壯,而今兩鬢白。征戰十餘載,欲待奏凱旋。戰功皆染血,此身終歸塵土埋。斯人已不在,何處家鄉何所來?某意已決,諸位兄弟無需多言,如今北方、騰州皆已守定,而東方‘威遠’尚缺兵馬,諸位可急速趕去,努力守之,屆時進可吞東夷一眾部落,退則能穩守楠國疆域。”說著,他摸出隨身虎符,交與王桓道:“卿自幼與某相熟,親如兄弟,如今某雖隻餘兵甲五萬,卻皆是能征慣戰之士,眼下盡數托付於你,還望好生利用、對待……”

王桓起身跪道:“殿下……”

荊威將王桓扶起,重重捶在他的胸膛,不悅道:“你我親如兄弟,十餘年未見,卻怎如此生份!快好好收起,莫要遲疑!待此處安定,爾等即可派人去故都升陽,好言撫慰,屆時圍住反……二哥,看他是怎麼個說法!以我對他的了解,偏不信他會對遠哥下了毒手!”

王桓不顧荊威反對,再度與眾人一並跪拜道:“謝殿下!”

荊威亦不再言語,隻領著眾人飲宴慶功,酩酊大醉。

當晚,他便引親衛千人,暗自離去……

之後,王桓派人押解夷、狄殘兵四處安置,播於騰、威民間,東方逐漸露出興盛之勢。

原來,征東王桀驁,長於征戰卻不事生產,這些年來,更苦於膠著僵持,幾荒廢了整個騰州,如今見東方安寧,便交由王桓等人打理,而後兀自去做他欲要完成之事!

三個月之後,一位魁偉將軍,引壯士千人徑去投奔複楠!

……

兵出四方而天下稍安!

雖初始征伐不斷,但未出半年,楠國之勢漸趨於明!

這年五月,東、北兵將分別陳於踏雪、馳遼、陽平三郡,與西地軍馬圍住了霜陽!

而江南複楠、荊超亦各自韜光養晦,隻待最後傾力一搏!

可惜,有人可得暫時安生,而有人卻注定片刻不寧。

戰亂之時,何處才是桃源?

當初,思遊與黎玥計議:西方乃是荊揚地界,其耳目眾多,恐難尋安定之所,又多有不測;而中原、南方皆鏊兵之處,欲要逗留此間,亦不太平;而躍其北上,真是阻隔重重!百般無奈之下,思遊靈機一動,仙楓門、雪劍山莊卻是隱匿,不若一路向東……

但是,這一路,卻徹底改變了他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