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治病救人(2 / 2)

李懷德皺著眉頭看了許大茂半晌才無語道:“平時多跟我李老弟親近親近吧,行了,去忙工作吧。”

許大茂失落的從李副廠長辦公室走出來,一路上低著頭思索。

撓著腦袋都走到公廁門口了還是沒琢磨明白,啐了口:“瑪德,就不能明明白白說事嘛,我要是有這腦子還至於去放電影?”

不過想起自己留在桌上的東西對方沒提醒自己拿回去,說明是收下了。

算了,還是甭想了,回去問問明白人吧。

咦,對呀,最後一句說是多跟他李老弟親近親近,是不是讓我回去問虎子意思呢?

.......

這邊李延勳掛斷電話,馬主任好奇道:“學習班誰要申請退學的?”

“沒有,是我們院一個在軋鋼廠上班的,替她對象走捷徑,人在咱們學習班。”

馬主任愣了半晌才叮囑道:“以後跟軋鋼廠少來往些。”

“您放心,我跟他的來往都是能寫在文件裏彙報的,咱步子小,隻能慢慢往前挪。”

“別嘻嘻哈哈的隻嘴上說說,咱們說白了跟他們那些人走的不是一條路,務虛和務實,在工作和提拔上麵都有很大不同,往後說不準他更得攀著你呢,所以有些人情該清就清,即使有人情往來,也要從長遠角度考慮。”

一般領導可不會和你說這些心裏話,李延勳心裏感動,正色道:“主任您金玉良言,延勳銘記在心。”

“咱們現在算是走上正軌了,成績也是受到了上級表揚,對於三名臨時工的表現,你是什麼看法?”

領導說話得聯係上下文,三名臨時工都有自己的老師,主任特意問李延勳,肯定是有某位老師反映問題了,需要處理。

“高育珍同誌表現最好,文化底子好,交代的任務都能圓滿的完成,而且思想覺悟高,工作投入熱情,程武塬同誌對其評價很高。”

說到這兒看了眼主任臉色沒有絲毫變化,說明關心的不是高育珍。

“梁慶山同誌雖然性格內向,但踏實勤勉,兢兢業業,至於左明華同誌,接觸不多,但發現挺喜歡關心時事的,具體得問郭大姐了。”

關心時事,就是喜歡看報紙,街道辦這麼忙,能有時間看報紙,說明工作很會‘規劃時間’嘛。

提到左明華的時侯馬主任眉頭微皺,抽了口煙:“郭大姐找我反映過,說左明華同誌年輕,很有想法,充滿個性,我私下觀察過,郭大姐問題反應的很及時,對於這位同誌,你怎麼看?”

“我讚同主任意見,雖說這三名臨時工參加工作時間都短,年齡小,需要咱們給予犯錯誤和改成提高的機會。但俗話說的好,修身齊家嘛,再加上咱們大好局麵來之不易,街道辦積極努力向上的工作氛圍環境不能被破壞,本著預防疾患治病救人的根本,讓其再沉甸沉甸也是為他好嘛。”

馬主任點點端起茶杯:“就怕有些人病了卻不肯吃藥呀!”

李延勳懂了,這是要郭大姐自己去做思想工作,勸退回去之後讓其別有‘心理包袱’,嘴嚴點兒別亂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