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塞的乙族士兵亂成一團,龍二立即率騎兵撤回。在與步兵回合後,直撲西門的乙族陣地。由於攻擊的很突然,加上乙族的騎兵近戰的劣勢,很快乙族便落了下風,向南邊逃竄。一番圍追堵截,消滅了約五百名,俘虜了約三百人。此一戰,龍二的部隊陣亡了五十名士兵,元英的損失了約六百人。
戰鬥結束後,他們從西門撤回了上元城休整。元慶得知消息後,欣喜異常,立即從東、西兩門各出三千名士兵攻擊乙族。
乙族因糧草被燒,已開始撤退。甲族士兵攔截到了乙族在北門部署的士兵,一番毫無懸念的戰鬥,俘虜了約四百名,其他全部被殺死。
勝利後,元慶在上元南門舉辦歡慶會,龍二也應邀參加。本應祥和快樂的宴會,卻被元慶弄的很不愉快。根據他們兩方的協議,戰利品平分。這樣龍二至少應該獲得三百多名俘虜。但元慶隻分給他們一百多名俘虜,元慶的理由是:“我們的平分,是指在一起共同戰鬥所獲得的戰利品。你們獨立戰鬥的戰利品,也是你們獨得,我們不會要的。”他的話讓龍二很憤怒,宴會不歡而散。
大戰過後,上元的奴隸市場又開始活躍起來。龍二乘機購買了約兩百多名。
七十四年春,青銅裝備已裝備了到所有的正規部隊。
作坊的工匠人數已經有一百五十名,龍二將其分成兩個小作坊:一個作坊由熊智率領,有八十名工匠,專門用來生產軍用裝備;另一個則由虎瓊率領,有七十名工匠,軍用、民用的物品都生產。
2月4日晚上7:00。
馬溪的改革讓儲備增加的很快,大部分農民、牧民、工匠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這使得一直維持原狀的軍隊變得有些不穩。“我們出生入死,待遇才這麼點。還不如回家種地了。”士兵們經常私下這麼說。
待遇再不增加,必將影響軍隊士氣,龍二立即找馬溪、虎無極、熊利等人的商議。
對士兵的配給主要是糧食,每位士兵一直是每年十二石糧食。
石為他們對糧食的計量單位。之所以叫石是因為最初是用一個大石盆來計量糧食的多少,一平盆被稱為一石。開始他們憑目測找大小相似的石盆來測量,因此一石糧食在起初並不恒定的。隨著青銅器的發展,他們用銅盆替代石盆。做出第一個模型後,其它的都照此製造。又對照模型,在其它銅盆上畫標記以來校準。漸漸的,石便成為了一個固定計量糧食的單位。
每個成年男子,每年平均約需十石糧食,過去平均配給時,便是對成年男子分十石糧,而對士兵則發十二石糧食,以示優待。改革後,最低的保障標準是每人八石。絕大多數農民、牧民、工匠每年的口糧都超過了十二石,而士兵的待遇卻依舊為十二石。
商議了大半年,終於得出了方案:
將軍中所有官兵的待遇分成六個等級:新兵(預備隊轉入正規軍的第一年,在合格後才可加入士兵)為十二石每年;普通士兵為十四石每年;小隊長為二十八石每年;隊長為六十石每年;連長為一百石每年;兵長為一百二十石每年。
每個等級還分為若幹個級別,其中士兵殺敵兩人或成為士兵滿一年,即可增加一個級別,每年的配給增加一石.殺敵超過二十人或成為士兵滿十年,可成為小隊長。若小隊長滿編,則被稱為士軌長,仍享受小隊長的配給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