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 科研教學管理(七)(2 / 3)

對醫療糾紛中的責任者要綜合環境因素,技術因素及病員客觀條件,全盤考慮,若明確有其責任者要視其性質,認識態度,本著懲前毖後,治病救人的一貫方針,給予相應的處分,既對防範醫療事故及糾紛有好處,又做到嚴肅對待。

總之,在當前如何處理好所發生的醫療事故及糾紛,必須掌握其特點,把握其勢態及患者和家屬的心理,根據不同的對象及事件的實質,選擇不同的方式,按照有關的政策法規妥善處理好。配合不同的思想工作耐心說服,實事求是的對待和處理出現的醫療事故及糾紛,確保醫療安全和正常的醫療工作秩序的正常運轉。

醫療質量管理方法應更貼近臨床和醫務人員—以病曆為主線醫療質量管理新模式初探

本文就現行醫療質量管理諸法回顧和病曆管理前瞻,提出醫療質量管理方法應更貼近臨床和醫務人員的建議,推出以病曆為主線醫療質量管理新模式初探。

一、現行醫療質量管理諸法回顧和研究焦點廣大醫院管理者運用現代管理理論,引進工業企業質量管理方法探索醫院醫療管理方法,歸納起來有幾十種。這些方法從醫院醫療質量管理發展曆程上看,本文認為可以分為四個階段,即四個層次。

終末反饋質量管理階段。例如:醫療指標管理法和個案及群體病例管理法等,是五六十年代傳統的終末管理層次。

環節控製質量管理階段,例如:三級質量管理法和質量目標管理法等,是70年代先進的過程管理層次。

全麵標準質量管理階段,例如:標準化管理法和全麵質量管理法等,是80年代現代的全麵質量管理層次。

係統保證質量管理階段,例如:醫院分級管理法和質量每證管理法等。是90年代目標管理層次。

上述諸法,使醫院醫療質量管理逐步進入現代管理水平,取得一定成效。

我們在管理實踐中,深感現行諸法中尚存在一些不盡人意的方麵。例如,有的條目操作;非醫學技術標準難製定;過於理論化難推行;多為工業企業管理法介入,缺乏從醫院管理自身規律中產生,貼近醫務人員方便實施的方法。故到目前,尚無一種被普遍接受的模式。

本文認為,探索醫療質量管理新方法、新模式應遵循把科學性和普遍性(可接受性)及可行性的三性統一,講求實效的原則。這是當前醫療質量管理方法學研究的問題焦點。

二、病曆質量管理發展前瞻和研究趨勢

臨床醫學剛建立,就有病曆存在。病曆的被利用及其質量管理又促進了臨床醫學發展,從管理角度看病曆與臨床醫學的關係,縱觀病曆管理發展已經過了四個階段

病曆(例)個案,臨床總結經驗階段;

病曆(例)群體分析臨床規律階段;

病曆(案)質量管理階段;

病曆質量評價醫療質量及管理階段。

前兩個階段“病曆”成為了臨床醫學發展的工具,後兩個階段“病曆”成為了臨床醫療質量管理的依據。

總之,這是“病曆”管理作為醫療質量管理的間接手段時期。

目前,病曆質量管理的研究,大多數這方麵的文章從不同角度多側重寫病曆本身的質量管理,評審其質量標準以及檢查製度等,有些文章也多側重利用病曆來做評價醫療質量的標準之一,或是利用病曆來做病種病例醫療質量分型分級保質降耗雙向監測研究

近來有些論文出現新的苗頭。

提出在書寫質量要求中製定醫療質量內涵標準的觀點和意向。

從現代管理高度,提出製定符合實際的標準化病曆(案)管理規範。

根據衛生部規定統一的病曆首頁,要求準確填寫主要診斷,而提出了主要診斷的選擇原則和書寫規範技術性內容。

利用病曆上病人臨床信息,做狀態分析與對策措施,加強環節質量管理以預防事故發生。

在評估醫院的醫療質量及其管理水平檢查時,已把病曆質量作為綜合評價的重要標準之一,現在特別重視病曆中反映醫療質量內涵的內容(盡管目前尚無統一標準、以加大其評分的權重力度)。

總之,隨著醫院醫療質量管理的發展,進一步把病曆質量管理作為工具和依據的間接手段,發展變化為提高、控製和保證醫療質量及其管理的直接手段,是病曆質量管理的發展和研究趨勢。

三、以病曆為主線醫療質量管理新思路和初步實踐

不論是傳統的,還是現代的,在醫院管理中,病曆是醫療業務信息的主要載體,是醫務人員醫療實踐中最密切的活動形式。在醫學領域中,病曆及其管理的意義,作用和地位已經被肯定和公認。因此,在談質量及其管理問題時,不僅不能離開病曆,而且還應以病曆為主線,或者客觀地說以病曆為主線是醫療?量管理方法學研究的主要途徑。

以病曆為主線探索醫療質量管理方法(或暫稱病區醫療質量管理法)其思路是:以病曆為主線、為載體,以醫療質量(大質量觀)內容為主題,運用現代管理理論製定其規範化、標準化和製度化的一套內容規定,達到評價、控製、保證和提高醫療質量的係統全麵管理方法;這個方法和思路的優勢在於:

1。它產生於醫院自身特點和規律發展過程之中;

2。病曆的工作量和涉及麵是任何管理手段不可比擬的;

3。病曆是醫務人員醫療過程中接觸最密切的;

4。從醫療進步與發展的服光看(微機管理),醫療同樣不能與病曆脫節。

5。“以病曆為主線的醫療質量管理法”可發揚現行諸法之長,又能避現行諸法之短。

當前,我們在原病曆質量管理的基礎上,已按此法思路正進行初步實踐。

第一步是,舉辦了科主任,老專家參加的病曆醫療質量研討班。對病曆首頁,入院誌,首次病程和病程三級查房中的診斷項,製定了醫療專業技術的規範化和標準化的有關規定;

第二步是,通過臨床藥事查房製定了臨床合理用藥管理,提高醫療質量的規定以及病曆評價標準;

第三步是,對幾種常見的多發性疾病手術前必備的合理檢查項目的規定;

第四步是,根據醫療糾紛案例,進行病曆分析時發現都有忽視實施診療或手術前病人狀態的分析和缺乏在實施診療或手術之中、之後的針對性對策。因此,我們不斷總結臨床經驗,做出“狀態對策”的技術性規定。今後,我們將在這方麵繼續探索和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