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烈公墓在各方全力配合下,十日竣工。與華國其他政府建築相比而言,公墓甚是‘奢侈’:公墓正中的英烈碑分碑身、須彌座和台座三部分,共高九丈九。台座分兩層,四周環繞漢白玉欄杆,均有台階。下層座為梅花形,東西寬十六丈八,南北長十八丈九。上層座呈方形。台座上是大小兩層須彌座。下層大須彌座束腰部四麵鑲嵌著八幅漢白玉大型浮雕,分別以水泊聚義、靖國成軍、刑天舞幹戈…華國立國、穌鎮血戰為主題。浮雕高一丈,總長十二丈,共有約七百二十個人物形象,概括而生動地表現出靖國軍成軍以來驚天動地的革命史實。上層小須彌座四周鐫刻有以牡丹、荷花、菊花、垂幔等組成的八個花環。兩層須彌座承托著高大的碑身。碑身是一塊長三丈九、寬一丈、厚三尺、重達一千多石的花崗岩。碑身正麵(北麵)鐫刻王英題詞“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個鎏金大字;背麵是王英起草、蕭讓題寫的碑文:為了反對壓迫,爭取民眾人權,在曆次鬥爭中英勇赴義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碑身兩側裝飾著用梅花、鬆柏和旌旗組成的浮雕花環,象征人民英雄的偉大精神萬古長存。整座紀念碑用二十四萬塊花崗石和漢白玉砌成,肅穆莊嚴,雄偉壯觀。
公墓落成次日,王英與文武百官並各界代表前往祭拜。在少府寺正卿宋清念完那四平八穩的祭文後,眾人齊唱道:“身既死矣,歸葬山陽。山何巍巍,天何蒼蒼。山有木兮國有殤。魂兮歸來,以瞻家邦。身既歿矣,歸葬山阿。人生苦短,歲月蹉跎。生有命兮死無何。魂兮歸來,以瞻山河。身既沒矣,歸葬山麓。天何高高,風何肅肅。執幹戈兮靈旗矗。魂兮歸來,永守親族。”
歌畢,風起雲湧,烏雲瞬間籠罩在紫金山上空。一時間,陰風陣陣。那些戰死不願輪回的靖國軍戰士從枉死城回歸,聚集在英烈碑前,以英烈碑為中心徘徊。幹戈寺少卿朱武悄然來到王英身邊小聲道:“陛下快將軍魂收集煉製成‘金豆’。”“‘金豆’?‘金豆’!”王英思考一會後,上前對軍魂們三拜後道:“兄弟們,你們已經做完了你們該做的,快去輪回吧!剩下的事自有英一力承擔。”有些軍魂在聽了王英的勸解和誓言後慢慢消散,後歸幽冥。
但還是有千餘執著軍魂以石秀為中心聚集,徘徊。看到烏雲慢慢消散的朱武忙道:“陛下,快出手啊!雲快散了,他們是不能見陽光的,會魂飛魄散。”王英卻不理會朱武的勸解,再次下拜勸慰軍魂。在見到陽光立馬就要穿透雲層時,苦勸無果的王英唯有將那些軍魂煉製成金豆。
在陽光從新照耀在紫金山上後,王英站立在眾人麵前大聲說道:“在這個沉重的時刻,在這個最重要的時刻,我要對所有華國治下的軍人,士人,家庭說:無論你身在何方,無論你是何出身,無論你從何職業,…我們必須保護自己保護國家,如果你願意,請拿出你的力量,我們必須堅強起來,抵抗敵人。我們即將麵對戰爭,一次又一次地,我們總是在尋找我們和敵人的不同,和和平的解決方法,但這似乎徒勞無功。我們被迫卷入卷入一場戰爭,一場獨裁對抗民主的戰爭。一旦戰爭發生,這會對華國這個新生的文明產生致命的打擊,為了我們所有人的生命,財產,人權,請大家團結一致。我需要你們冷靜,堅強地團結起來,共同麵對這次考驗。任務或許很艱巨,我們麵前或許有無盡的黑夜,戰爭也不僅發生於戰場,但我們隻有認清正義,才能維護正義,如果大家都飽含信心,請虔誠地向上天祈禱,隻要我們堅信正義終將戰勝邪惡,那麼上天一定會幫助我們。我們一定會勝利,我們一定能勝利。”---------《告國民書》
王英在祭拜完英烈公墓後兵發鎮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