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1 / 2)

來到南京已經三年了,一直憋在學校,很少出去,僅有的幾次也是班級組織活動,我們學校離地鐵站並不遠,步行也隻有十幾分鍾的路程,幾次經過地鐵站,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站台邊上的幾個摩的,我並沒有坐過他們的車,但是我能體會他們心中的感受,因為我的父親也是一個摩的。

第一次聽說“摩的”這個名詞是在初二的時候,那時候有一件轟動全國的案件,罪犯逃到了海南三亞,最後被人舉報逮捕了,當時舉報他的人就是一個摩的司機,這時我才知道開摩托車接送人叫做摩的,之前我隻知道開出租車的叫的哥,雖然職業類似,但是這兩者之間的區別並不是兩個輪子那麼簡單。出租車沒有固定的蹲點,隻要你在馬路上一伸手,便會有出租車過來,所以馬路上見得最多的除了公交車就是出租車,而摩的隻會出現在車站,乘客下車的時候是他們最忙的時候,盡管大多數乘客對他們嗤之以鼻。我不知道別人是如何看待摩的的,也許會覺得坐他們的車不安全或者是不光彩,但是我卻是坐我爸的車往來於學校與家之間,一直到進入大學。

初三的時候,每個周六傍晚,我都會在租的房子門口等我爸接我回家,整整一年都是如此,其中我最難忘的是中考填誌願的前一晚。中考雖不如高考那麼受關注,但在普通的學生及其家長眼中也是一件大事,考得好就可以上一個重點高中,考得不好也可以上重點,但這隻限於你有錢或者有人,我家自然不在其中。除了受關注程度的不同,中考和高考填誌願也不相同,中考是在考試之前,而高考則是在考試成績出來以後,所以在中考前一個月裏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填誌願。通常在填誌願之前會有一次模擬考試,其目的就是讓你對自己的水平有一個大概的了解,作為填誌願的參考。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試卷太簡單,當時我考了全校十幾名,我很興奮。很快就到了填誌願的時間,前一晚,我爸去找班主任商量填哪一個學校,我就站在租的房子門口等他,他們在學校裏談了很久,我站在門口也想了很久。我想報考市重點高中,但是我也知道這很難,我隻是一個合格的學生,並不優秀。考上重點,我會很高興,因為我爸會很高興,他對我的期望很大,他希望我能在畢業後找到一份好工作,而不是像他一樣沒有固定的工作,整天到處奔波,這些我都懂,我也很努力,但是笨鳥再怎麼先飛也飛不過有些坎,我真希望自己能夠像班裏的一些同學一樣每次都考前幾名,這樣我就能給為我勞累的父母帶去些許安慰,我的心裏也能好受些。終於我爸回來了,他很疲憊,寂靜的大街上隻有他一個人,他的身影在昏黃的路燈下顯得很單薄,還記得幾天前下大雨,學校門口積了一個水塘,我爸要背我過去,我趴到了他的背上,當我的腳離地時,他的身子猛地向下一沉,這時我才意識他已經老了。很快,我爸來到了我麵前,我和他進了屋,沉默了一會兒,他問我想報哪所學校,我張了張嘴,沒有說話。接著,他跟我說了他和班主任商量的結果,報一所二流高中,這樣比較保險,我答應了。

又過了兩個月,終於迎來了中考,中考三天,整個人處於高度緊張狀態,對周圍事物都沒什麼感覺,每考完一門科目,就回來複習下一門科目,明知道沒有用,但還是要尋求心理上的安慰,就這樣熬過了三天。中考結束後,我坐著我爸的摩托車回家,離學校越遠,身心就越放鬆,好像三年的初中生涯終於有了一個了結,但就在此時,對中考成績的擔心又不知從哪裏冒了出來,搞得我的心情變得很忐忑。接下來就是等待成績公布的那天了,越是接近哪一天就越緊張,就跟以前等著老師發改好的試卷一樣,不知道試卷上麵是勾多還是叉多,如果不及格,那就糟了。不管我願不願意,那一天還是來了,幾乎所有的家長都去學校查分數,我爸也去了,他回來的時候,我剛起床,718分,比我之前填報的那所學校還低兩分,這也就意味著我隻能去一所三流的學校,除非花錢買那兩分。最終我還是選擇了前者,其實我爸也曾問過我是否需要複讀,但是我毫不猶豫地拒絕了,我怕一年之後又是一年。忙完入學的事情,暑假就來了,但是我卻高興不起來,因為我就要被推上手術台了。

其實在中考前的幾個月裏還發生過一件值得一提的事情,我和我爸去了一次外地,那是我第一離開生活了十五年的城市,不是購物,更不是旅遊,是去看病,那段時間我總是感覺膝蓋裏有什麼東西凸了出來,很難受,去了幾家醫院都沒看出個所以然,後來聽說一種叫“磁共振”的設備可以查出問題的所在,但是我們縣城沒有這種設備,所以我和我爸就在別人的介紹下去了南通的那家醫院,經過一天的折騰,總算知道了病因,原來是膝蓋半月板損傷,沒聽說過,但醫生說是那就是了,接下來就是治病,醫生告訴我們這種病並不罕見,他們有這方麵的經驗,通過手術就能治療,不過做手術需要時間,我正忙著複習迎接中考,時間可以擠出來,但是擠不了那麼多,於是就拖到了現在。現在,沒有了中考的壓力,又有三個月的時間可以用作術後恢複,可以說是萬事具備,所以還沒來得及為我中考的失利好好檢討一下,我就被我爸帶到了市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