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3 / 3)

不過每個的路都是自己選的,我們無法阻止。選完體育課,我們也開始正式上課了,大學裏的第一次課是英語課,星期一早上三四節,我吃完早飯又回到宿舍等待上課,由於對教學樓不太熟悉,我拿著書和室友一起去教室,路上全是學生,有剛上完課的,也有去上課的,一片朝氣蓬勃的景象,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有些學生手上拎著的早飯,這些都是剛起床不久就趕著去上課的家夥,我不由得想起了高中的生活,那時學習很緊,早飯都是在教室解決,可現在的空閑時間那麼充足,依然有人不辭辛勞地發揚著高中的優良傳統,由此可見,大量的課餘時間造就了更多的懶人,從高中解放出來的我們,身體放鬆了,心也跟著變懶了,剛進教室有種耳目一新的感覺,座位的排列方式與高中截然不同,從黑板往後台階越來越高,座位也就跟著水漲船高,就像是足球比賽的看台一樣,這種方式可以保證後麵的同學也能看清黑板,有助於學生的上課學習,同時也有助於老師觀察學生的一舉一動,無論是前排還是後排的同學,任何小動作都不能談脫老師的法眼,因為前麵的同學不能像中學一樣成為後排同學的天然屏障,隔絕老師的視線,所以打瞌睡、玩手機都變得很難做,即使偽裝得再好,也會暴露目標,

我和室友選了同一排坐下,陸陸續續又有一些同學走進了教室,有的認識,有的不認識,看來這英語課不是隻有我們一個班,大學裏的課程基本上都是兩三個班一起上,隻有大三的專業課隻有自己班跟高中一樣,當時我看著九十多個人的教室,很不習慣,覺得不像是上課,而是開會,而且是座談會,人多了自然會很熱鬧,大家天南地北聊得不亦樂乎,從陌生到熟悉,從同學到朋友,也不過就是二十分鍾的時間,人與人的相處本來就是這麼簡單,隻是我們經常無意識地將它複雜化,結果把自己搞得暈頭轉向,抱怨世風日下,人心不古,朋友越來越難找,如果大家都能敞開心扉談天說地,又哪來那麼多的爾虞我詐,活得那麼累,看來校園終究不是社會,十八歲出頭的學生終究不是滿肚子花花腸子的生意人,隻要有話題,隻要有興趣,誰都願意發表個人見解,插上幾句,融入整個集體,和大家一起High,所以我們的吵鬧一直延續到老師走進教室的那一刻,

英語老師是位三十上下的女教師,她首先向我們作了自我介紹,由於是英文版,除了她的名字拚音,我什麼都沒聽懂,隻能當回東郭先生,混在人群中裝出一副聽懂的樣子,別人笑,我也笑,別人鼓掌,我也跟著鼓掌,好在她秀完英語後又用中文介紹了一遍,這時我才知道,她曾經在奧大利亞留過學,以及一些工作經曆,接下來就是跟我們有關的事,她交待了對我們的基本要求,以及期末考試成績的組成,最終成績由兩部分組成,平時成績占30%,試卷成績占70%,平時成績又包括考勤,課堂表現,以及作業等,這跟高中是完全不同的,在大學沒有月考也沒有期中考試,唯一的考試就是期末考試,也就是說,整學期的努力就是為了最後的一次考試,隻要考試不掛科,就萬事大吉了,難怪以前經常聽從大學過來的人說,及格萬歲,這對於我們這些剛從苦海中解脫的人來說,也許是一件好事,很久沒上課了,坐在教室裏,聽老師講課還真有些不習慣,熬了90分鍾才聽到了下課的鈴聲,

新學期就這樣開始了。大一大二我一直都很努力,把心思全部放在學習上,幾乎和高中沒什麼兩樣,沒參加社團,也沒進學生會,以為自己應該像高中一樣,但是到了大三,我茫然了,越臨近畢業,我的心裏就越沒底,除了比較滿意的成績單,我找不到任何可以拿出手的東西,告訴別人我可以勝任這份工作,我真的行嗎,大三賴了一門課,《大學生職業規劃》,老師詢問我們自己想從事的職業,我蒙了,我不知道,還有一年畢業,我居然還不知道自己想幹什麼,高中階段,我憧憬過大學生活,但是我的大學生活並不精彩,雖然比高中多了不少空閑時間,但是我沒能正確地把握它們,把它們用在合適的地方,以至於我還和高中一樣低能,我不想說自己是個失敗者,因為我至少考取了一所大學,但是我的的確確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失敗者,

因為在大學階段,我再一次落後別人一大步,走在了最後,不是課本的學習,而是,動手創造,為人處事的學習,初中的時候,我發誓要在高中改掉自己性格上的缺點,不過失敗了,於是我把希望全都寄托在大學階段,三年過去了,仍然沒有起色,而我也逐漸明白失敗的原因,我從來沒有真正下定決心去改變自己,優化自己,哪怕機會就在眼前,我卻不敢抬頭看它一眼,所以我注定失敗,大三剛開始,我想過考研,並在之後投入時間精力複習以前的知識,直到大三暑假,我堅持了十五天,放棄了,因為我突然發現考研不適合我,因為我已經沒有當初立誌考研時的恒心,接下來,我除了看電視就是睡覺,過了十幾天,我太閑了,決定把自己以前的一些事寫下來,留作紀念也好,於是我用二十天寫了之前的這些內容,結束的時間正好是大四開學前一天,2011年8月26日,明天就要回校了,我希望最後一年好好過,當然最重要的是找一個好工作,因為我要報答我的父母,這是我從小到大最大的心願,也是我奮鬥至今的唯一一個目標。